聽著女人的絮絮叨叨,他忍不住有些思緒發散。
尋常人很難保有三歲之前的記憶,但他卻記得,而且記得很清楚。
在三歲那年的冬天,父親意外去世了,賠款下不來,而他母親是個漂亮柔弱又沒有吃過苦的女人,光是安頓好父親的葬禮就費盡了她所有的精力。
公司那邊一直不太想承擔責任,每天都派人來游說,軟硬兼施,好話說盡之后便派人天天守在他們門口。
這樣一個一直被丈夫嬌養的女人難以承受生活突然施來的重壓,房租,旁人異樣的目光,公司的威脅,還有一個三歲小孩的吃穿用度已經將這個不夠堅強的女人壓垮。
她無法解決那些突如其來的問題,于是她選擇了逃避。
在整整哭了一個晚上之后,她收拾好陸一滿的東西,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黃昏將他送往了福利院。
而她自己則逃離了這個城市。
陸一滿知道自己被拋棄了,三歲的小孩,還學不會自欺欺人。
于是恐慌席卷了他,那些可怕的問題全都壓在他幼小的身體上。
他花了三年的時間才融進那個破舊的院子,接受那些“伙伴”,并且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成為其中一流,收養是唯一的歸宿。
這個機會在他六歲的時候到來了。
作為一個孤兒,即便他有母親,可再去奢求一個母親的愛就太過奢侈了,三年的孤兒院生活已經讓他和所有的孤兒一樣,只要有個家就好了。
他是個唇紅齒白又懂禮貌的好孩子,所以他理所應當的被看中,在“伙伴們”羨慕的目光中被接走。
這讓他茫然又緊張,期待中又不免有些害怕。
就算他已經接受自己是個孤兒,可就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這個事實還是讓他覺得沒有真實感。
當對方問他介不介意改姓的時候,他才猛地一愣,大聲哭了出來,一直壓在心里卻又無法排解的悲傷和恐慌全都釋放了出來。
他沒有改。
因為那一刻他又覺得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孤兒”。
對方待他還算不錯,因為無法生育,便真的將他當自己的孩子養,在最初的緊張和局促過后,他也慢慢開始放松下來,逐漸接受自己的新生活。
只是生活的磨難遠不會這樣輕易結束。
一年之后,那對夫妻突然懷孕了。
寒冷重新席卷了空氣,一天一天,一夜一夜,變成窗外枯黃的樹,昏暗的天空,還有那些小心翼翼不想讓他聽見他也假裝沉默的竊竊私語。
一個擁有三歲記憶的孩子懂的很多了。
他被重新送回了福利院,在那對夫妻歉意的目光中,他兩手空空的被接走,又兩手空空的被送了回來。
一如最初,一無所有。
那之后,他成為了孤兒院真正的孤兒。
因為隨著年紀越大就越不可能再有家庭愿意要他。
在時間的長河中,他從未拋去幼年的記憶,可這也沒有成為他的阻力,畢竟生活始終在繼續,并不會因為他承受的痛苦而停止運轉。
在社會資助的幫助下,他努力上學,平安長大,因為成績優異,高中的時候就去了市里。
他足夠優秀,足夠耀眼,卻也足夠沉默。
高高瘦瘦的少年肩上好像總背負著什么沉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