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不想活了還是秦皇那個暴君不想活了
不過張良面上不顯,甚至還笑盈盈地道“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話,那肯定是我的榮幸了。”
才怪。
最后兩個字張良在心底里說得咬牙切齒的。
雖然小驪珠會的本事不少,但是讀心術還真不會,所以她自然沒辦法從張良那收放自如的演技中看穿他心里的想法了。
倒是張良因為較為年長,經歷得多,不僅可以從容地應付來自扶蘇看似討教,實則摸底的試探,甚至還可以反客為主,從扶蘇的反應中大致地摸清楚了他們這次趕回咸陽的原因。
雖然扶蘇并沒有透露任何的信息,但是張良是什么人
在歷史上,張良不僅是西漢的開國功臣,輔助劉邦建立漢朝,甚至是漢初三杰當中唯一一個能夠安享晚年,得以善終的人。
可見張良雖然身子骨不好,但是不管是謀略上,還是在為人處世上,甚至是在取舍上,那都是一等一的好的。
現在扶蘇一個原本應該待在上郡的皇子卻突然出現在回咸陽的必經之路上,而且身邊只帶著兩個仆從不說,甚至還帶著一個小公主,這個情況可以說怎么看怎么古怪了。
要知道天下人皆知,只有扶蘇一位皇嗣被始皇帝下放到上郡,所以小驪珠這位小公主又怎么會和扶蘇在一起
聯想到扶蘇之前從蒙信的口中得知他們得在這家客舍逗留五六天時的反應,張良幾乎可以確定了
肯定是咸陽出事了。
至于為什么不猜測是上郡出事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上郡乃阻擋匈奴南下的要塞,一旦出事的話,只怕扶蘇早就拿出一天跑死八匹馬的速度趕回咸陽了,又怎么可能會因為一場雨而在這家客舍耽擱五六天的時間
所以張良才確定是咸陽出事了,而不是上郡。
就是不知道咸陽究竟出了什么事呢
張良看了一眼年幼的小驪珠,眸光閃了閃,心里飛快地閃過無數的猜測。
接下來的幾天,因為張良有意結交,所以扶蘇和他可以說是相談甚歡了,歡到扶蘇都想請張良給小驪珠當先生了。
“我這個妹妹呀,什么都好,就是不會數數。”扶蘇對張良道,“但凡她會數數,這會兒都該喊我一聲大哥了。”
恰好路過的小驪珠立馬一個眼刀子甩了過去“我聽到了哦,扶蘇你是不是想知道花兒為什么那么紅”
扶蘇笑了“你這耳朵還挺靈的,這都被你聽到了”
“不過也不全是這個原因,主要是我覺得房先生確實是很有才華,你若是跟著他學習幾年的話,肯定受益匪淺。”扶蘇當然不是為了看小驪珠的笑話了,而是真的為她這個妹妹好。
小驪珠沖著扶蘇輕哼一聲,也沒說是信了他的話還是沒信,不過
小姑娘扭頭看向張良,問他“既然扶蘇說你很有才華,那你在認錯方面也很有才華嗎”
“什么”饒是張良再聰明,這會兒也聽不明白小驪珠為什么會這么問。
小姑娘也不管這個,慢悠悠地道,“如果是的話,那就好好地教教扶蘇怎么認錯吧,省得某人回到咸陽之后要遭殃哦。”
最后那個“哦”字被小驪珠說得別提有多蕩漾了,顯然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