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于公也好,于私也罷,楊戩也不好真的不管她。
小驪珠又不是那種不知好歹的人,雖然到目前為止她不覺得有誰能夠輕易騙過她,但是楊戩也是一番好意,所以小姑娘把他對她的叮囑直接照單全收了。
“我會的,師兄你放心吧。”小驪珠沖著楊戩晃了晃自己捏緊的小拳頭,笑嘻嘻地道,“誰要是敢騙我的話,小心我把他頭打掉。”
同樣一句話如果讓別的三頭身的小孩兒來說的話,那么楊戩只會將它當做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從小驪珠的口中說出來,楊戩卻并不懷疑。
因為小驪珠真的能把人的頭打掉。
其實小驪珠也知道楊戩的話不無道理,畢竟皮囊不等于人品,才華也同樣不等于人品,要不然世界上怎么會有“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話呢
比如說趙高吧,論相貌趙高不僅高大強壯,還長了一張忠厚老實的臉;論才華他精通法律又善書法,所著文章愛歷篇不僅成為大秦的兒童啟蒙書籍,其中的文字更是成為待親統一文字后小篆的法定標準字書。
結果呢
誰能夠想到這樣一個人背地里竟然包藏禍心呢
不過且不說他們暫時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張良不是個好人,退一萬步講,即便他真的不是什么好人,那么也并不意味著不能用他的。
說白了,小驪珠是看中了張良能夠“封萬戶,位徹侯”的才華,而不是他的人品。
所以等回宮之后,小驪珠還是跟始皇帝介紹起張良來。
要不說始皇帝和小驪珠是親父女呢,始皇帝一開始聽說張良有大才的時候并沒有太大的反應,直到他聽到小驪珠說,楊戩“看到”了他日后不出意外的話會封萬戶,位徹侯之后,始皇帝就被勾起了好奇心了。
“驪珠你說的這位房復真的有這樣的本事”始皇帝問道。
“不知道。”小驪珠搖搖頭,然后道,“是我師兄看到的。”
“看到的”始皇帝問,“怎么看
”
“用他的神眼嘍。”小驪珠道,“爹我沒有跟你說過嗎掌管士子的功名祿位也是我師兄的神職之一啊。”
“沒有。”不過始皇帝覺得小驪珠有沒有跟他說過并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師兄的神職怎么那么多”
“還有呢。”小驪珠道,“還有一大堆。”
認真算的話,楊戩少說也有十幾二十個神職在身了,妥妥的勞模沒錯了。
始皇帝并沒有細問,而是將話題又拐回到張良的身上“那你覺得這位房復如何”
始皇帝并沒有懷疑張良的身份有假,更沒有懷疑小驪珠口中所說的“房復”就是刺殺過他的張良,畢竟始皇帝哪里想到張良刺殺過他竟然還敢來咸陽
“我覺得吧,確實有點本事。”小驪珠回憶了一下之前在客舍時見到的張良,想起他的談吐和見識,她道,“在客舍那幾天,扶蘇和房復可聊得來了。”
這要不是因為趕著回咸陽見始皇帝,小驪珠相信扶蘇都恨不得留在客舍再和張良多聊幾天。
始皇帝聞言,微微頷首。雖然他不喜歡扶蘇這個大兒子的性子,卻也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和他聊得來的,至少腦袋空空和阿諛奉承的人肯定入不了扶蘇的眼。
所以從小驪珠的這句話里面,始皇帝至少可以排除張良不是這兩種人。
不過話雖如此,始皇帝卻沒有直接派人請張良進宮,而是道“既然扶蘇和他聊得來,那么干脆先讓扶蘇和他多接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