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等等
他剛剛說那番話是跟他們在開玩笑的,所以他們現在沒有說話也是在跟他開玩笑嗎
張良看了看小驪珠▓,又看了看蒙毅,然后問道“長公主我是說驪珠,她之前真的一個人騎著踏雪從沙丘宮趕到上郡去救下了長公子和蒙大人”
為了把話問清楚一點,哪怕從古至今也就只有小驪珠一個長公主,張良還是忍不住把小姑娘的名字也給帶上了。
這次張良說完之后有人說話了,說話的是踏雪,它興沖沖的“啾啾”了兩聲。
張良又問“踏雪這次在說什么”
“踏雪說是的。”小驪珠回答道。
張良“”
不開玩笑地說,張良覺得自己這會兒聽到的這件事,比昨天從蒙毅口中得知踏雪會自動識途那件事還要更加像是一個魔幻故事。
小驪珠就是那種“如果沒有人問,她不會主動說;但是有人主動問了,她也不會否認”的性子,所以張良都問到她臉上了,小姑娘自然是承認了。
但是承認了之后小姑娘就后悔了,因為自打那會兒開始,張良平均一分鐘得看她六十回。
小驪珠“”
她臉上是開了花兒了嗎
張良“”
沒有。
但是也差不多了。
但凡小驪珠當時去救扶蘇和蒙恬的時候是十三歲,二十三歲,那么張良還能夠理解,但是她當時才三歲,她竟然能夠單憑一個踏雪就能夠順利趕到上郡
“你當時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張良十分好奇,因為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了。
“就這樣做到了呀。”小驪珠說,“踏雪認識路,我又天生神力,想要趕去上郡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嘛”
好像也是
張良被小驪珠一句理所當然的話給反問得一時語塞,但是他認真想想又覺得好像確實是這么一個道理。
尤其是張良認識小驪珠也有一段時間了,深知小姑娘是個聰慧又靠譜的孩子,所以忽略她的年紀的話,那么確實說得過去了。
畢竟昔日的甘羅不是照樣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出使趙國,憑借著他的計謀,不費吹灰之力就讓秦國得到了十幾座城池,從而被始皇帝封官賞地嗎
由此可見一個人要是有能力,有本事的話,年齡并不會成為他的限制,比如說昔日的甘羅,又比如說如今的小驪珠。
這么一想,張良也就不再糾結小驪珠究竟是怎么做到這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了,他現在糾結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明明始皇帝是暴君,怎么卻偏偏得上天庇佑
雖然小驪珠沒有提過當時沙丘宮里發生的事情,但是當張良得知真相之后,立馬就可以推斷得出來始皇帝當時肯定遇上大事
了。
扶蘇是他的長子,結果他竟然只派了小驪珠一個人出發去營救,可見他當時的處境有多險惡。
然而在那么險惡的情況下,始皇帝竟然能夠逃過一劫,不僅救下了自己的長子,甚至還得到了小驪珠這么一個聰明能干的女兒
作為一個六國余孽,張良真的恨不得感嘆一句天道不公。
當然了,等張良得知他們這次前往沛縣的目的之后,他更是難以置信“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