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小驪珠離開咸陽的第一天晚上,情緒遲鈍的始皇帝終于感受到扶蘇對小驪珠的那種不舍之情了。
有人說一十一天足夠養成一個習慣,這話倒也不假。自從小驪珠把扶蘇從上郡帶回咸陽來之后,小姑娘雖然不是天天都跟在始皇帝的屁股后面,尤其是在建煉鐵爐和煉鐵那段時間,小驪珠更是一有空就往宮外跑。
什么始皇帝因為太忙碌了而忽略了小驪珠這個女兒這種事情壓根就沒有發生過,反倒是經常發生小驪珠因為太忙碌了而懶得搭理自己親爹的事兒。
但是別管小驪珠再怎么忙碌,就像太陽下山百鳥會歸巢一樣,小姑娘每天也會趕在咸陽宮落鎖之前回宮。
雖然小驪珠每天在宮里的時候也不一定會每天都和始皇帝一塊用晚膳,但是最起碼始皇帝知道小驪珠就在宮里,父女兩人還能見上一面,再閑聊一會兒。
每天晚上和小驪珠的親子時間可以算得上是始皇帝這小半年來最放松和最愉快的閑暇時光了,每次和小驪珠聊完,別管是聊一些國家大事還是一些家常小事,總能讓始皇帝褪去一天的疲憊,簡直比以前單純嗑藥還要好使。
不過始皇帝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一開始就那么果斷的決定讓小驪珠出發去沛縣了。
直到小驪珠離開的第一個晚上,始皇帝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小姑娘養成了這個習慣,因此當天晚上他除了感到不舍之外,也感到了不適應。
但是不舍歸不舍,不適應歸不適應,始皇帝卻沒有改變主意讓小驪珠回來。
因為他很清楚小驪珠去沛縣是有任務在身,而不是去玩的,所以既然小驪珠都不抱怨自己要跋山涉水了,始皇帝又怎么好意思因為自己的個人情緒而朝令夕改
于是始皇帝壓下了這份不舍和不適應,他想也就是一開始有些不習慣,等時間長了就好了。
不止始皇帝是這么想的,其他的文武百官和皇嗣嬪妃們也一樣,見始皇帝在小驪珠離開咸陽的第一天開始,情緒就明顯比以往要暴躁一些,他們也不覺得奇怪。
畢竟小驪珠又不是不得寵,她驟然離開,始皇帝當然會覺得不舍了,但是他們一致認為時間會沖淡始皇帝對小驪珠的這份不舍的。
尤其是那些知道始皇帝為什么會派小驪珠前往沛縣的大臣,比如說王綰他們。可以說他們都是跟著始皇帝打江山,建立大秦帝國的老臣子了,別人不了解始皇帝的性子,他們還能不了解嗎
在他們這位陛下的心目中,萬事都沒有大秦重要,所以他會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的。
所有人都這么想,然后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始皇帝的脾氣一天比一天暴躁,終于有一天有人甚至因為左腳先進殿內而被始皇帝噴了一頓。
什么
你問這個倒霉蛋是誰
沒錯,就是我們的長公子扶蘇了。
當日曾三番五次勸始皇帝改變主意卻未能如愿,最后因為小驪珠的離開
而差點哭得稀里嘩啦的扶蘇“”
他父皇是不是在報復他當初只是勸了他次而沒有一直勸到他改變主意
別管原因是什么,反正前朝后宮的人都總算是看明白了,小驪珠一天不回來,他們就一天沒好日子過。
原本覺得小驪珠去沛縣百利而無一害的大臣們“”
原本覺得小驪珠去沛縣是給自己騰地方的嬪妃皇嗣們“”
平心而論,始皇帝的脾氣雖然是一天比一天暴躁了,但是他并沒有因為自己脾氣暴躁而胡亂殺人或者處罰人,頂多是對前朝大臣們的工作成果挑剔了一點,見不得后宮嬪妃們那么清閑,以及看到自己膝下的孩子就覺得煩而已。
連續加班加點的大臣們“”
被迫沒事找事做的嬪妃們“”
感覺連呼吸都是錯的孩子們“”
總之始皇帝憑一己之力,讓半個咸陽城的人都恨不得小驪珠趕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