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
這一院子的人呢
始皇帝穩了穩情緒,就讓其他人先下去了,而他則抱著小驪珠進屋,打算好好的和她敘一敘父女情。
嗯,絕對不是怕小驪珠再當眾胡說八道。
小驪珠是半點都沒有猜到始皇帝的心思,正巧她這么久沒見她爹,也確實是想他了,所以小姑娘是很樂意和她爹敘一敘的。
小驪珠打小就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孩子,更別提這么久沒見始皇帝了,這段時間又發生了那么多事情,小驪珠可多話要跟她爹說了。
“現在項氏叔侄在沛縣的名聲可臭啦,簡直到了路過的狗聽了都得給他們吐一口的程度。”小驪珠說,“活該,誰讓他們不干人事兒,打什么主意不好,竟然盯上了咱們的玉米種子”
雖然說并非所有沛縣的黔首們都可以免費領取這一批的玉米種子,但是他們深知只要玉米推廣成功的話,那么就會有第二批玉米種子、第三批、第四批
也就是說只要一開始順利的話,那么早晚有一天整個沛縣的黔首們都可以種上玉米的。
如此一來,沛縣的黔首們得知項氏叔侄他們所做的事情之后怎么可能不憤怒又怎么可能不恨他們恨得咬牙切齒的
沒錯,他們成為大秦人之后日子確實沒有說過得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他們當初還是楚人的時候也不見得他們有好日子過啊。
一樣過得苦哈哈的。
如今大秦愿意免費給他們高產量的玉米種子,還愿意教他們怎么種高產量的糧食,讓他們有機會可以過上好日子,結果項氏叔侄卻跑出來搞破壞
別說是沛縣的黔首了,就連沛縣的狗都恨不得給他們一腳。
項氏
叔侄在沛縣的名聲是不是真的那么臭,始皇帝暫時不太清楚,但是小驪珠在沛縣的人緣好,這點始皇帝倒是親眼所見。
在他抵達沛縣的第二天,得知小驪珠要出門,始皇帝也換上了侍衛的衣裳打算微服私訪。
小驪珠來到沛縣的第二天也跟張良微服私訪了,可惜因為小姑娘不愿意做偽裝,再加上她來沛縣的第一天就在眾多沛縣黔首面前亮相了,所以出門沒多久就被人認了出來。
微服私訪計劃宣告失敗。
不過也沒事,一來小驪珠是個孩子,二來小驪珠一來就給他們帶來了那么大一個驚喜,所以即便小姑娘大搖大擺的走在沛縣的街頭也沒事,有些膽大的甚至敢和小驪珠打招呼呢。
沒錯,小驪珠的長公主身份確實是很讓人畏懼,但是誰讓小姑娘還是個四歲的小孩兒呢長得漂漂亮亮的不說,性子也不是那種目下無塵的。
就像蒙毅說的那樣,只要不惹惱小驪珠,她好相處得很。
所以沛縣的黔首們畏懼小驪珠的身份而已,卻并不畏懼她這個人。
后來傳出項氏叔侄為了反秦復楚,打起了那批玉米種子的主意,結果沒想到昭陽長公主少而聰慧,不僅機敏的識破了項氏叔侄的陰謀,甚至為了保住那批玉米種子而甘愿以身作餌,結果卻險些遭到毒手,即便有蒙毅等人的及時出現,昭陽長公主仍然不幸英勇小驪珠強烈要求一定要加上這兩個字負傷一事,沛縣的黔首們如果如呂雉所說的那樣更加感激小驪珠了。
當然有黔首覺得這個消息是假的了,畢竟小驪珠是誰她可是高高在上的長公主,又怎么可能會為了他們這些庶民而以身犯險去保住那批玉米種子
在他們看來,小驪珠得知有危險不提前跑路就算好了。
但是卻有更多的黔首們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因為之后林郡守他們確實是配合蒙毅發布通緝令,通緝僥幸逃掉的項氏叔侄;小驪珠也確實是因為“身負重傷”而在宅邸里養了好些天傷,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時臉色還刷白刷白的,一看就是失血過多的樣子。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相信的黔首們根本想不出小驪珠堂堂大秦長公主,有什么理由為了騙他們而演這么一出大戲。
不是黔首們自輕自賤,而是自古以來,從小到大他們都習慣了不被上位者放在眼里,也習慣了認為自己是無利可圖的。
所以知道這件事之后,才會相信的黔首多,懷疑的黔首少。
因為相信,所以他們自然感激小驪珠了,更別提始皇帝還派人加急送來了新的鐵農具,如此一來別說小驪珠在沛縣的人緣了,便是始皇帝在沛縣的名聲都好了不少。
可以說自古以來百姓都是最容易討好,也最容易滿足的一個群體,他們根本不需要誰把他們高高捧起,只要誰能夠讓他們有好日子過,他們就會覺得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