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如果當日韓信做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選擇,沒有忍下那份屈辱,而是真的和那個屠戶拔劍相向的話,結果會怎么樣
小驪珠覺得那個結果肯定不是她想要的。
普法
必須得普法
小姑娘再一次堅定了這樣的想法,她覺得但凡那個屠戶不是個法盲,或者說當時在場的人除了韓信之
外還有人不是法盲的話,那么這樣的事情,或者說類似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不會那么高了。
小驪珠正想著普法的事情,結果下一秒參與律法修改的蕭何就出現在她的面前了。
同時出現的人還有曹參、樊噲和劉邦。
“見過長公主。”
蕭何等人上前對著小驪珠行禮。
“快起來吧。”小驪珠彎著眼睛朝他們抬抬手,“你們這是要上哪兒去”
樊噲倒還好,雖然他見小驪珠的次數不多,但是小驪珠每次見到他都沒有給他擺臉色。但是劉邦就不一樣了,每次小驪珠見到他都沒什么好臉色的,他當然也知道原因了,所以一般不往小驪珠面前湊。
現在見她看到他不僅沒有給他臉色看,反倒是笑瞇瞇的,劉邦不覺得這是好事,只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蕭何和曹參兩人面對小驪珠的熱情就只有意外和一丟丟的小驚喜了,因為他們在沛縣的時候雖然和小驪珠有接觸,但是他們早早就跟著始皇帝回咸陽了,所以兩人以為依照一個四歲孩子的記性,小驪珠哪怕沒有完全忘了他們,只怕也不大想得起他們是誰了。
但是蕭何和曹參完全沒想到,昭陽長公主竟然還記得他們的
這句話蕭、曹兩人雖然沒有直接說出口,但是從他們的反應中小驪珠已經可以看得出來了,當下眨了眨眼睛,心想她想要記不得他們都難呀。
因為今天先是呂雉跟她提起了蕭何跟曹參,緊接著韓信剛剛又跟她提起他們,如此一來小驪珠還記不得的話,那么她就真的是只有七秒記憶了。
回答小驪珠的人是蕭何“回長公主的話,劉季和樊噲兩人初來乍到,正巧臣和曹參有時間便帶他們四處走走,熟悉一下環境。”
“剛剛我們遇上官府的人,從他們的口中得知長公主您遇上麻煩了,便想著過來瞧瞧,不知長公主可有受驚”
“沒有。”小驪珠道,“區區兩個莽夫而已。”
小姑娘壓根沒有放在眼里。
“不過你們來得正好,我有事情要吩咐你們。”小驪珠對蕭何和曹參道,“你們既然參與了修訂律法,那么不能只修只訂,還得跟黎民百姓們好好的普普法。”
“現在的黔首好多都是大字都不識一個的,你們要是不跟他們普法的話,他們上哪兒知道去”
“大字不識一個不是他們可以不知道律法的借口。”
曹參他們一聽,頓時就知道小驪珠為什么這么吩咐了,他跟蕭何兩人對著小姑娘一拱手“臣遵旨。”
跟大字不識一個的黎民百姓普法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嗎
絕對不是。
但是許多事情并不能夠因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就不去做的,雖然任重道遠,但是仍要砥礪前行。
“對了。”小驪珠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邊拉住楊戩的手,一邊對蕭何他們道,“你們現在這兒等等,我跟我師兄有點話要說。”
“長公主請便。”蕭何等人當然不會阻止了,不過他們挺好奇楊戩的身份的。
剛剛在場的四個人當中,小驪珠、韓信和文娥他們都認識了,唯獨楊戩他們從未見過。
雖然他們并非都是以貌取人之人,但是他們不得不承認對于素不相識但是相貌出色的人,他們的第一印象確實是比較好。
更別提楊戩不僅模樣出色,周身的氣度也照樣出色了,如此一來,讓人不由地好奇起他的身份。
劉邦就忍不住問起了韓信“這長公主的師兄是何許人也”
他向來是既不喜歡官吏,又不喜歡王孫貴族的,在他看來,前者是趨炎附勢之輩,后者高高在上,不懂人間疾苦。
所以一開始劉邦對蕭何、曹參等人都沒有什么好印象的,也是后來接觸得多了,才慢慢成為好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