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果然仁義。”始皇帝當然不會仗著楊戩的這句話日后就使勁地使喚他了,但是聽到他這么說,始皇帝還是很高興的。
當然了,更讓始皇帝高興的是小驪珠接下來跟他說的另一件喜事兒。
“爹,你還記得我之前跟你介紹過的蕭何、曹參以及樊噲三人吧”
“記得。”始皇帝的記性不差,自然沒有忘了蕭何他們三人了,“他們怎么了”
“今天我們恰好在街上遇見了,我就讓師兄順便給他們看了一下,結果你猜怎么著”小驪珠一臉驚喜的跟始皇帝道,“他們四個日后不出意外的話竟然都能封侯拜相。”
“果真”始皇帝的眼睛一亮,他和小驪珠一樣,正是求才若渴的時候,一聽到這話,他的反應和當時的小驪珠一模一樣
在意的根本不是他們日后能不能封侯拜相,而是他們擁有封侯拜相的本事。
不過
“四個”反應過來的始皇帝道,“蕭何、曹參再加上樊噲不是一共才三個人嗎”
“是,但是我今天在街上又遇到了一個叫韓信的,他和蕭何他們一樣,不出意外的話日后也能夠封侯拜相。”小驪珠笑嘻嘻地道,“我運氣好吧爹,一出門就給你撿了一個擁有封侯拜相的本事的人才。”
“好,那當然好了。”始皇帝現在是徹底相信小驪珠的運氣了,畢竟就連蕭何他們也都是小驪珠去了一趟沛縣后搜羅出來的人才,要不是她的話,他還挖掘不到呢。
小驪珠不是那種愛吃獨食的人,她覺得自己能夠搜羅到那么多人才,她有一大半的功勞的話,那么她爹就有一小半的功勞。
“要不是爹你把四川郡賜給我,又派我去沛縣的話,我哪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搜羅到那么多人才啊”小驪珠道,“所以我的軍功章也有你的一小半。”
始皇帝問“只有一小半嗎”
“一小半已經很多啦。”小驪珠道,“要不是你是我爹的話,這一小半的功勞我都不想給你呢。”
始皇帝被小驪珠這副又大方又摳門的模樣給逗笑了,不過他并不覺得自己有什么功勞。
楊戩這次下凡,照樣住回原來始皇帝給他安排的住處,原本將韓信他們的事情跟始皇帝說完之后,小驪珠就打算和楊戩一塊離開的,但是剛走幾步,她又想起了別的事情,就讓楊戩先走一步了。
“還有別的什么事兒”始皇帝好奇地問。
“當然是太學館的事情啦。”小驪珠道,“爹你可真雞賊啊,我就說嘛,太學館明明都還沒有修建好,怎么每天都能夠吸引那么多人往那兒湊,原來是因為你在太學館的門前下了魚餌啊。”
在回宮的路上,文娥就已經將她一探究竟的結果告訴了小驪珠,原來始皇帝派人在太學館的建址前豎了一個告示牌,另外派人每天更新文學館建成后會收錄的書籍。
如此一來,自然就吸引了不少學子們每天都到告示牌前走一趟了。
畢竟不是每個學子都出身世家,更不是每個人的家中有不少的藏書的。除了一些在市面上流通的尋常書籍之外,許多珍貴古籍他們頂多只聽過其名,沒讀過其書,有些人甚至連名兒都沒有聽過。
而始皇帝建立這個太學館,自然是出了血本的,不僅花錢建館,甚至將宮中的藏書閣內的珍貴古籍都貢獻了出來。
畢竟始皇帝是秉承著“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態度去做這件事的。
始皇帝看了小驪珠一眼“所以你特意留下來就是跟我說這件事”
“當然不是啦。”小驪珠道,“我是從韓信他們那兒聽說了一些事。”
“什么事”始皇帝問。
“還能是什么事”小驪珠說,“當然是你那些大臣們給你使絆子的事情啦。”
要不是韓信他們說,剛回到咸陽的小驪珠還不知道她爹竟然讓朝中的大臣們給欺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