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百姓們大部分大字都不識一個,真要引經據典的夸人的話,只怕他們聽不太明白,甚至壓根就聽不明
白。
但是大白話就不一樣了,耳朵沒問題1818,腦子也沒問題的肯定能夠聽得明白。
只要他們聽得明白的話,那么何愁他們現在或者日后不會萌生供孩子讀書的想法
小驪珠要做的,就是先往他們的心里種下一顆種子。
小驪珠安排了托兒之后,就沒有再關注這件事了,反正如果出了什么岔子的話,會有人來稟報她的。
再說了,有她爹的人盯著,想來也出不了什么岔子。
小姑娘現在正盯著水泥的事情。
是的,小驪珠不久前又得到了抽獎的機會,而且還是兩個。
一個自然是制鹽成功后得到的抽獎機會了
之前小驪珠抽獎抽中了制鹽法,而且不止一種,而是跟著地域的不同詳細地列舉了幾種制鹽的辦法。
小驪珠把這些辦法都抄寫下來之后讓人送到始皇帝的手里,他是一刻都沒有耽擱,就讓人照著這些辦法制鹽了。
因為辦法多,所以等始皇帝派去的人都照著那幾種制鹽的法子制了一遍鹽之后,新年都要到了。
雖然遲了一些,但是這個抽獎的機會還是讓小驪珠拿到手了。
而另外一個抽獎機會則是因為始皇帝在選拔官員一事上進行了改革
小驪珠得到這個抽獎機會的時候還有點懵,就連始皇帝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都有點意外,但是意外過后卻是精神大振。
因為他記得小驪珠曾經說過,系統告訴她想要得到抽獎機會的話,那么必須得做出一些利國利民的事情。
現在小驪珠因為他進行改革一事而得到了一個抽獎的機會,那么不用四舍五入也足以說明他這個決定確實是利國利民了。
如此一來就更讓始皇帝堅定了改革的心了。
水泥就是小驪珠抽獎抽中的,這對小姑娘和始皇帝他們而言依然是個陌生而新鮮的東西。
這也很正常,畢竟將近兩千年之后才有人發明了水泥。
不過小驪珠和始皇帝他們雖然沒見過水泥,但是聽系統說了水泥的用處后,父女兩人立刻就意識到水泥對于他們來說有多重要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最后一個皇朝清朝的時候,路面也大多都是土路,而時下的大秦更加不用說了。
當初始皇帝在統一六國之后,就推行車同軌、書同文,同時統一貨幣和度量衡。
后面幾個暫且不說,只說車同軌。
由于大秦建立之前秦國不過是七國當中的一個國家而已,這就導致了各國的馬車尺寸和車道寬窄不一,這對出行的人十分不便。
畢竟尺寸小的馬車想要過寬車道容易,尺寸大的馬車想要過窄車道就難。
于是為了實現人人都可以一車走天下,始皇帝就決定下旨規定所有車輛的兩個車輪距離必須得是六尺。
始皇帝的這個決定可以說是十分英明的,因為是土路的原因,當車同軌后,經過多
次反復的碾壓,幾年之內大秦境內的所有車道都形成了與車輪寬度相當的硬地車道。
這不僅使得馬車行駛平穩,減少畜力消耗和車軸磨損,而且一旦發生戰爭,軍隊想要護送糧草抵達前線的話速度也能更快。
正是因為始皇帝推行了車同軌并且嘗到了甜頭,所以他太清楚水泥的出現對于大秦而言意味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