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后世的云南、廣東、海南和彎彎地區等。
這也是為什么這個時候只有嶺南地區那邊的百姓才栽培和種植雙季稻的原因,因為水稻是一種喜溫、陰濕的作物。
始皇帝并不意外,因為他早就知道水稻更適合在南方種植了。雖然始皇帝很清楚大秦對海南郡、桂林郡以及象郡的統治過于薄弱,但是他還是道“那就將水稻種子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運往南方種植。”
始皇帝其實早就想處理海南等郡的遺留問題了,但是一來因為分身乏術,二來因為距離遙遠,所以直到他在沙丘宮駕崩的時候,這件事都沒有提上日程。
畢竟這些年來,百越人所帶來的危機可不如匈
奴人帶來的要更加迫在眉睫。
要不然始皇帝也不會在大秦統一六國直接就讓蒙恬帶兵麻溜的趕去上郡修長城,抵御匈奴,而海南等郡卻任由他們自由發展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如今的始皇帝身強力壯,再活五百年估計夠嗆,但是再活五十年是肯定沒問題的。
更別提小驪珠還抽中了能夠一年三熟甚至年畝產量將近兩百石的水稻種子,所以距離再遙遠,分身再乏術,始皇帝都下定決心要將海南三郡的統治權和控制權都拿到手。
小驪珠既然那么提醒始皇帝,自然是想讓他將水稻種子運往南方種植了,所以他這么說,她并不反對,只是問“那這次我要不要也跟著去南方啊”
因為始皇帝的原因,小驪珠也以為雙季稻和三季稻是后世才有的稻作。
結果這個時候系統開口了其實嶺南地區已經有百姓開始種植雙季稻了。
哦
小驪珠的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就把系統說的話轉述給始皇帝。
始皇帝一聽,一方面自然是高興于小驪珠不用出發去南方了,而另一方面則是更加迫切的想要將嶺南地區的控制權拿到手。
畢竟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的郡的話,始皇帝不可能至今都不知道的。
畢竟誰不知道大秦重視農業,也大力發展農業
雙季稻如果真的栽培成功的話,那么這是多大的一份功績沒有當官的知道了會藏著掖著不說的。
除非他心存反意。
始皇帝的行動力很強,前腳剛決定了要將抽中的雙季稻種子和三季稻種子運往南方種植,后腳他就確定了派去南方的人選。
除了從御史大夫被提拔為右丞相的馮去疾和通武侯王賁、將軍馮劫等人之外,竟然還有張良和韓信兩人。
別說朝中大臣了,就連小驪珠都很好奇。
始皇帝跟她解釋道張良就不用多說了,韓信朕也接觸過,確實并非凡人,他飽讀兵書,才略過人,可終究沒有任何實績。”
“朕若是貿然重用他,只怕朝中也無人能服,只怕會把他當做紙上談兵的趙括第二。”
小驪珠知曉韓信有封侯拜相的本事,始皇帝也知曉,但是朝中文武百官可不知道。
尤其是之前始皇帝坑了他們一把,大搞改革,君臣關系本來就有些緊張了。他要是一意孤行提拔韓信等人的話,只怕不等韓信等人做什么,就已經被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始皇帝大搞改革,是希望為大秦吸納更多人才,而不是把人才找出來然后一一嘎掉的。
小驪珠對始皇帝的決定自然是沒有任何異議了,她也明白他為什么這么決定,于是小驪珠轉身就出宮去找張良和韓信,讓他們務必抓住這一次機會。
尤其是韓信。
“我爹說啦,你是有大才的人,可惜世人都覺得嘴上沒毛的人,辦事都不牢,更別提你還沒有任何的實績,所以你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