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聽到這話,系統系統差點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了,還有沒有比它更慘的打工統了居然貼錢打工嗚嗚嗚。
小驪珠可一點都不同情系統,畢竟她可是被它騙了這么久,她都沒有獅子大開口讓它自掏腰包把所有的水稻種子都換成能夠畝產六十六石的那種呢。
我這不是知道錯了嘛。系統也后悔不已,它道,而且我還把能夠畝產三十石、三十三石和六十六石的水稻種子也給你補上了。
“那不是應該的嗎”小驪珠突然摸了摸下巴,“你既然能買水稻種子,是不是還能買別的、后世才有的東西”
不不不,不能買了,再說了我荷包也空了啊。
小驪珠聞言,倒也沒有怎么失望,因為后世的東西大部分她靠抽獎也能夠抽得到,不過聽到系統這么說,她還是沖它“哼哼”了兩聲,然后道“這次你就當做是買個教訓了,看你下次還敢不敢隨便騙人。”
再也不敢了。系統心想,這種教訓吃過一次就夠了。
雖然咸陽并不適合種植雙季稻和三季稻,但是不代表咸陽不適合種植水稻的,至少咸陽可以種植單季稻。
正是因為咸陽可以種植,所以小驪珠和始皇帝才沒有想著讓馮去疾他們帶上所有的水稻種子南下。
一方面當然是沒有理由不惠及咸陽的百姓了,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小驪珠他們也懂得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筐里的道理。
不是始皇帝不相信馮去疾等人的忠心,而是桂林郡等郡距離咸陽實在是太遙遠,而路途遙遠就意味著變數多。
不僅是路上的變數多,抵達桂林三郡后的變數也多。
而馮去疾一行人當中,可沒有人像小驪珠這樣有法術,一旦有人像之前的項氏叔侄一樣盯上了這批高產量水稻種子的話,他們可不能像小驪珠這樣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綜上所述,始皇帝自然不會將所有的水稻種子都交給馮去疾等人運往南方了。雖然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始皇帝覺得凡事都得考慮得周全一點才是。
而小驪珠主要倒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她之所以做主將水稻種子一分為二,留一半在咸陽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她覺得這是
冥冥之中就注定的。
因為小驪珠之前有兩個抽獎機會的時候,除了抽中水泥之外,還抽中了肥料。當時小驪珠并沒有意識到什么,因為并不是只有水稻才需要施肥的。
冬沙提醒您秦穿成始皇家的崽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后來抽中水車的時候,小驪珠也沒有意識到什么,因為同樣不止種植水稻才需要用到水。
直到小驪珠在水車試行成功的那一天抽中了水稻種子,小驪珠才一下子意識到這三樣抽中的東西是不是有什么關聯的
當然了,這也很有可能僅僅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然而小驪珠是這么想的,咸陽的百姓卻不是。
得知又有高產量的水稻種子之后,咸陽的百姓們先是一喜,畢竟民以食為天,當他們得知有高產量的農作物出現時,興奮程度可遠比得知水泥和紙的存在要高得多。
為什么呢
因為沒有水泥和紙他們一樣能活,只是活得沒有那么便利而已,甚至于對于很多家庭來說,紙更不是什么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但是如果沒有高產量的農作物時,他們或許不會死,但是一定會挨餓。
而挨餓的滋味實在是太難受了,經過過一次的人沒有誰愿意再經歷第二次的。
所以得知皇宮里又傳出有高產量的水稻種子,且最低的畝產量能夠達十三石的時候,驚得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
等反應過來之后,個個喜得見牙不見眼的。
雖然咸陽當地的百姓都習慣了吃面食,但是糧食這玩意兒有就行了,還挑什么呀
再說了,大米在咸陽這一帶可比小麥要值錢得多,這倒不是因為大米比小麥金貴,都是糧食,哪有什么貴賤之分
只不過咸陽和靠近咸陽這一帶的氣候和土壤都更加適合種植小麥,再加上水稻的畝產量低得驚人,所以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農民都會選擇種植小麥而不是水稻。
這也導致了大米在咸陽當地的價格不低,畢竟物以稀為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