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坐上行奴發明的這個新農具之后就不一樣了,不僅坐著就可以完成插秧拔秧的動作,而且行動還不費勁,只需要雙腳在水中劃拉一下。
可以說是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真可謂是一箭雙雕。
因此見小驪珠給行奴鼓掌了,文娥也忍不住跟著拍起手來。
雖然文娥現在給小驪珠當宮女之后,更加不可能下地種田了,但是她家中的父母還是兄弟姐妹仍然得靠地吃飯呢。
所以行奴發明和改善的那些農具對于文娥本人來說或許用不上,但是對于她的家人們,以及天底下許許多多和她家人一樣的平民百姓,那可太用得上了。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被行奴取名為“秧船”的新農具一經推出之后,瞬間成為許多莊稼人的心頭寶。
要知道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每年一次的插秧拔秧就相當于一場渡劫,偏偏他們非渡不可,因此許多人早就把腰給累壞了。
但是對于手停口停的他們來說,腰累壞了又怎么樣呢只要沒累斷,那就得繼續咬咬牙接著干。
然而今年不一樣了,今年他們有了秧船,插起秧來,拔起秧來不僅沒那么辛苦,速度甚至是之前的兩倍。
于是有外地人這個時候來咸陽的話,就會看到田間出現了這樣一片稀奇而有趣的畫面
只見田中的農夫與農婦個個身騎秧船,日行千畦,而少見傴僂而作者。
行奴成功的造出了秧船造福百姓之后,小驪珠又得到了一個抽獎的機會。
這次她抽中的是制糖的技術。
秦朝是有制糖技術的,但是這套制糖技術是從西周那時候流傳下來的,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在這幾百年里,流傳下來的制糖技術自然是有精進了,但是并不多,因此糖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依然是奢侈品。
畢竟如今的制糖技術不僅成本高,而且工藝復雜,一般來說只有貴族和有錢人家才吃得起。
但是別以為貴族和有錢人家吃得起的糖就是什么好糖了,因為制糖技術落后的原因,制造出來的糖不僅顏色暗,而且十分的粗糙,從外表上看和美這個字是完全不沾邊。
但是小驪珠讓人照著抽中的制糖法里面的“黃泥水淋脫色法”去制糖之后,卻發現制作出來的糖竟然潔白如雪
就連小驪珠這個知情人士看到制作出來的白糖后都驚訝不已,更別提那些不知情的人了。
看著被她們制作出來的白糖,個個既驚喜又難以置信,誰能夠想到用黃泥覆蓋到她們制出的黑糖上后,黑糖竟然變白了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原本在她們的概念里,用黃泥覆蓋黑糖,只會把黑糖弄臟而已,哪里想到黑糖不僅沒有臟,反倒是變白了
其實這個現象只是因為黃泥吸附了黑糖中的色素才導致黑糖變白的,只是這個時候的人并不知道真相,因此越發覺得神奇了。
小驪珠讓文娥用碟子盛起一部分的白糖,然后用密封的蓋子倒扣上去之后,她就跑回去給始皇帝送驚喜了。
只是讓小驪珠沒想到的是除了始皇帝之外,扶蘇也在場。
扶蘇可比小驪珠要早到得多,但是始皇帝當時在忙,扶蘇也不敢打攪他,只能夠在一旁等著他處理公務。
好不容易終于等始皇帝把手上的事情都處理好了,扶蘇才有機會跟他稟報,結果剛說完,外面就有奴才通報說小驪珠來了。
小驪珠人還沒有進門呢,聲音就先從外面傳進來了“爹,你快猜猜我給你準備了什么驚喜”
小姑娘的一句話,瞬間就將始皇帝的注意力都給吸引過去了,眼里立刻就沒有了扶蘇這個大兒子了。
見狀,扶蘇忍不住在心里暗暗道,果然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啊。
但是扶蘇并沒有因此而不高興,因為他也挺好奇小驪珠給始皇帝準備了什么驚喜的。當下別說始皇帝的注意力了,就連扶蘇的注意力都被小驪珠的話給吸引了過去。
“咦,扶蘇也在啊”小驪珠倒沒想到在這里碰上了扶蘇,兄妹倆互相打了一聲招呼之后,小姑娘便捧著手里的“驚喜”讓他們猜了,“扶蘇你也一塊猜猜看。”
扶蘇瞧了一眼小驪珠手里捧著的東西,然后道“那我就先拋磚引玉獻個丑了,我猜驪珠你給父皇準備的應該是什么新鮮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