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在這個時候之所以叫虜瘡,是因為它并非是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瘟疫,而是從戰爭中由俘虜帶進來的。
因此早在戰國時期,還是秦國的大秦就已經很注重邊檢防疫了,甚至有一套較為嚴格的出入境衛生防疫法,那就是當外國諸侯的使者賓客們進入秦國的時候,所有的車輛和馬具都需要經過煙熏火燎,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將所有有可能攜帶病毒的蟲子給消滅掉。
但是病毒這種玩意兒是防不勝防的,所以聽說隴西郡內一個村莊爆發了虜瘡,始皇帝的臉色沉了下來“嚴重嗎何時爆發的現在情況怎么樣了”
后世直到清朝,人們對于天花都是到了談痘色變的程度,更別提是現在的大秦了,同樣是談瘡色變。
要知道在后世,有史學家稱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并非是出自槍炮,而是天花,由此可見它的可怕程度了。
始皇帝并未見過槍炮,但是虜瘡的可怕程度他是清楚的,所以不怪他臉色難看,因為虜瘡一旦爆發又沒有及時控制住的話,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回陛下的話,李家村雖然爆發了虜瘡,但是由于李家村地勢偏僻,再加上人口甚少,臣等趕往李家村之后,便連同當地的里正控制住了疫情,讓虜瘡不至于蔓延到其他的村落。”
前來稟報的人自然知道始皇帝最關心什么了,面對這位一國之君,他可沒有任何吊人胃口的心思。
開玩笑,他要是敢吊始皇帝的胃口,說不動始皇帝就直接讓人把他吊死了。
聽到這里的時候,始皇帝松了一口氣。
如今大秦正蒸蒸日上,托小驪珠的福,靠著她從系統那兒得到的寶貝,不僅讓始皇帝扭轉了不少百姓們對他的看法,甚至讓始皇帝吸納了不少的人才,讓暴秦之名得以洗白了一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始皇帝當然不希望突然爆發虜瘡了不在這種情況下始皇帝也不希望,因為這分分鐘有可能讓一些心懷不軌的六國余孽趁機生事。
雖然始皇帝現在靠著小驪珠,連張良這樣的頑固分子都成功收服了,但是俗話說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其他的六國余孽都能夠從此安分下來,安安心心的做一個新秦人,始皇帝自然是更高興了。
始皇帝詳細的問起了李家村這次爆發虜瘡的情況,比如是誰先得了虜瘡的又是如何得了虜瘡的以及這次總共有幾個人得了虜瘡,又有幾個人因為得了虜瘡而不幸病逝的等等等等。
來人都一一為始皇帝解答了。
最先染上虜瘡的人是李家村一個鏢師,他行鏢回來后就感覺不太舒服,一開始也沒當回事,還招呼村里其他托他買東西的村民們都去他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沒想到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更多的村民染上了虜瘡。
和鏢師一樣,許多村民一開始也沒懷疑什么,只是等后面陸續有人高燒不退,他們才意識到不對勁。
等他們的面部以及四肢開
始出現塊狀的疹子后,不用李家村的醫者登門,尋常百姓就可以確定了
他們染上了虜瘡。
冬沙提醒您秦穿成始皇家的崽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一時之間,李家村的村民們人人自危。
家中有人染上虜瘡的村民們個個崩潰絕望,而家中的人都幸免于難的村民們也沒有從此就放下一顆心了。
因為他們很清楚,他們現在沒有染上虜瘡而已,不代表再繼續在李家村待下去的話他們依然不會染上虜瘡的。
于是一些膽子大的村民們就萌生了連夜跑路的想法了,雖然大秦的律法明文規定了所有的秦人不得隨意離開居住地,一經發現的話都得嚴懲。
但是在虜瘡這樣要命的瘟疫面前,即便會面臨嚴懲他們也不管了,畢竟逃出去他們不一定會死,但是留下來他們就很有可能會死。
雖然說感染了虜瘡的人不是個個都會喪命,但是存活率并不高,誰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去賭自己有沒有那么運氣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