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和文娥聽小驪珠這么一分析,也覺得她說得在理。
“聽公主您的意思,剛剛那一伙人的嫌疑很大呀。”文娥低頭問小驪珠,“那我們要不要告訴陛下,讓陛下派人去審那一伙人”
如果剛剛那一行人不僅僅只是人販子的話,那么就不能交由官府的人去處置了。
不是怕他們會徇私枉法,而是怕他們把那一伙人當做是普通人販子來處置。
“說是肯定要說的。”哪怕費鐮一行人真的只是一般的人販子,小驪珠也覺得應該注重這個問題。
外族人和大秦的子民不一樣,雖然他們進入大秦境內之后也得守大秦的律法,但是他們和大秦的子民不一樣,沒有證明身份的傳,或者說
他們的傳可信度不高,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外族和大秦不一樣,沒有那么嚴格的身份調查,再加上距離的原因,導致即便他們的傳真的造假了,大秦在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調查清楚的。
所以外族人拿著造假的身份證明到大秦的境內干起拐賣人口的勾當的話,他們肯定得重視。
因為他們肯定是打一槍換一炮的,如果再讓他們得手后就離開大秦的話,那么這輩子想要再抓到他們的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始皇帝得知小驪珠今天竟然險些被人販子當街搶走了,自然是大發雷霆了。
且不說小驪珠是始皇帝最疼愛和看重的女兒了,即便不是,那她也是始皇帝的孩子,這件事要是傳出去的話,始皇帝的顏面往哪兒擱大秦的顏面又往哪兒擱
“蒙毅,這件事朕交給你去辦。”始皇帝非常信任蒙毅的辦事能力,而且蒙毅又向來親近小驪珠,所以他不擔心他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不多費心思,“你給朕查清楚他們盯上驪珠究竟是一個巧合還是蓄意為之。”
如果是蓄意為之的話,那么自然得查清楚費鐮等人的真實身份和目的了;而如果只是巧合的話,那么也得查清楚他們背后究竟還有沒有團伙,有的話務必一網打盡。
“唯。”蒙毅應了一聲,他確實如始皇帝所想的那樣,對于此事肯定會盡一百二十個心去辦的。
哪怕不為了小驪珠,也得為了他的女兒。
如果咸陽真的出現了一幫外族人販子的話,那么他們今天能盯上小驪珠,明天就有可能會盯上蒙蘭。
作為一個父親,蒙毅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會遭遇不測了,而且為人父母的,又有幾個不痛恨讓人骨肉分離的人販子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蒙毅前腳才剛從始皇帝那兒接下這一份差事,后腳官府的人就來稟報說費鐮一行人被人救走了。
“救走了”始皇帝的臉頓時就沉了下來,“一個你們都沒有留住”
前來稟報的官員臉色也沒有好看到哪里去,不過并非是因為生氣,而是害怕始皇帝生氣所致。雖然覺得很丟臉,但是他還是老實回答道“是,臣等無能。”
“確實無能”始皇帝本來就因為小驪珠險些被人販子搶走一事而惱火了,現在還有人跑來告訴他說那些人販子全都被人救走了,這不相當于火上澆油嗎不怪始皇帝更加惱火。
“還請陛下聽臣解釋,前來營救拐子的那伙人訓練有素,而且招式一致,臣懷疑他們并非只是普通的拐子,今日當街欲要搶走長公主一事,說不定也不是巧合,而是有人蓄意為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發現和猜測,所以這位官員才不敢有所隱瞞,急匆匆的就進宮來跟始皇帝稟報。
畢竟如果他的懷疑是對的,那么他不盡快將此事告知始皇帝,很有可能會釀成更嚴重的后果,到時候被摘掉烏紗帽算什么說不定他還得被摘掉項上人頭。
但是反過來就不一樣了,說不定他能戴罪立功。
始皇帝并沒有在意這位官員的小心思,聽到他這么分析,臉上的表情就有些嚴肅了,他倒不懷疑對方是胡編亂造的,因為真是這樣的話,那么他可能會更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