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的磚瓦房一共四間屋子,而原主就單獨占了個其中一間。
哪怕平日里住在學校,她的屋子也是被拾掇的干干凈凈,連被子都是不久前曬過的。
雖說也不大,勉強放下張床和一張書桌的寬度差不多了,但對于已經已經滿了十六周歲的女孩子來說,至少也是屬于自己的一個安靜又獨立的私密空間。
點上一盞煤油燈后,蕭函又翻看了下原主的高中課本,雖然這上面的內容知識遠比不上她腦海中的學識,但蕭函也能從中更多了解到這個時代處處的信息。
至于原主的心愿,因為穿越的時間節點還比較早,也不難完成。
蕭函心里已經想好怎么做了。
一大清早,全家人就都起來了,不說天沒亮就趕著去城里工廠上班的大哥方志國,其他人也是忙著下地干活,喂雞喂鴨的,就連小侄子侄女也要上山割豬草撿柴禾。
反倒是作為小女兒的方敏,成了最清閑的一個人。
王蘭英還笑呵呵地讓她多睡會,一臉我閨女在學校里讀書辛苦了的樣子,除了和其他人一樣的早飯粥之外,另外又拿了個煮熟的雞蛋。
“不用你干活,你回你屋子看看書,躺著休息也好,學校里怎么也沒家里睡覺舒服。”
“中午我多弄幾個你喜歡吃的。”
這年頭能吃飽都不容易了,更別說重視學習的態度了。
這還得歸于方家的念想,雖說祖輩幾代人都在地里背朝黃土的,但光是爺爺奶奶那一輩人就是有膽識的,可惜沒遇上好時候,就盼望著后面子孫能成器。
公公婆婆還有丈夫都去了,這個家的重擔也是靠著王蘭英一個人挑起來,不光如此,她還要實現方家的愿望,怎么也要供出個大學生來。
可惜丈夫去世的那會,大兒子也就是方志國才上中學,家里沒個勞動力處處都要錢要糧,正好上面補償下來,給了個城里機械廠的正式工編制,哪怕方志國什么都不會,進去也得從學徒開始做起,但也是正式工的工資待遇,等考核過了隨時可以轉正。
方志國愣是一聲不響退了學,作為長子他當然得幫著娘撐起這個家。
而二兒子呢,在學習上是個蠢笨的,就連初中都是勉勉強強才讀完了。王蘭英干脆讓他先回來種田,城里的工作本就不好找,加上前些年全國上下鬧饑荒,他們家還是靠這地里的糧食救得急。
所以王蘭英對二兒子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唯有小女兒,從小就會讀書,而且還跳級上了高中,這怎么能不讓她期待呢。
可惜看過原主記憶的蕭函知道,王蘭英這個心愿到死還是沒能實現,因為原主這一屆高中生無疑是比較倒霉的,距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之后一等就是多年,期間他們也無法以正常的途經上大學了。
而最后原主被毀掉了錄取通知書,大受打擊郁郁而終,而方家更是承受悲痛,雪上加霜。
想到這一切的緣由,蕭函似是無意問起,“二哥去哪了”
王蘭英隨口回道,“你二哥啊,去地里干活了,比公雞打鳴還早呢。”
許是以為閨女關心她二哥,“你不用管他,他一個大男人帶了干糧好,餓不著呢。”
蕭函,“”
她對這位便宜二哥,還真不怎么在乎。
方家二哥是一大早去地里了,但卻不是王母想象的勤懇,而是沖著林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