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經義雖也覺得稀奇,但他更高興地是又解決了一樁案子“是挺巧的,不過總算是了了咱們一樁事。昨晚都沒睡,一會兒送走安王,衙里沒什么要事,早點回去補眠吧。”
他們這邊很悠閑,偏廳的安王卻哭得像個孩子。
因為他聽說了蕭榮這些年的經歷。
蕭榮自有記憶開始就跟著一個老乞丐住在破廟中,跟了老乞丐的姓。老乞丐死后,他又跟一個游方道士混了幾年,游方道士死后,他開始四處流浪,中途收了五個跟他一樣無家可歸的人,然后做起了坑蒙拐騙的事。
起初,他們只敢扮乞丐,裝可憐,博同情換幾個銅板。
后來有一次他扮瞎眼老頭,博得了一個貴人的同情,給了他十吊錢,他嘗到了甜頭,開始走上詐騙之路,而且手筆越來越大。
這次之所以將主意打到安王頭上,便是因為他的小徒弟發現他跟安王長得有些像,安王又是出了名的大方,他們便想干一票大的。等拿了這幾千吊錢便回故鄉,買個幾十畝良田,安度晚年。
哪曉得這么個天衣無縫的計劃竟然被刑部給識破了。
不過他也算是因禍得福,發現了自己的身世,找回了親人。
安王聽完他這些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心里更難受了,發誓一定要好好補償這個弟弟。
當天下午,他便大張旗鼓地將蕭榮迎了回去。
安王找回失蹤了五十年的親弟弟這事很快就在京城傳開。
因為這事實在是太離奇,太有戲劇性了,話本子都不敢這么編,所以討論度極
高,敏感機靈的說書先生都把他們兄弟倆這神奇的重逢故事搬上了舞臺。
但這只是開始,安王府的熱度還在節節攀升,天天都給京城百姓們增加了許多八卦和談資。
安王這人本來就比較護短,更何況蕭榮這些年在外面又吃盡了苦頭,他心里愧疚,總是想著補償蕭榮,不但將蕭榮的五個徒弟全都接進了王府中享受榮華富貴,而且還張羅著要給蕭榮娶一門媳婦。
因為安王身體雖然還不錯,但到底是六十幾歲的人了,說不準哪天兩腿咦蹬就走了。
所以還是得讓弟弟娶個媳婦,最好再有個一男半女的,即便哪天自己去了也有血脈至親陪著他,還有世子照拂他,弟弟的余生也能幸福。
只是這消息放出后,上門的媒婆并不多。
原因無他,安王府二爺的年齡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從小流落在外,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談不上學識與風度,才華俊朗前途都沒有,哪個大戶人家的姑娘愿意嫁給他
至于小門小戶有些父母為了錢,為了能攀上安王府的權勢倒是樂意,可媒婆又怕惹安王不高興,畢竟安王有多重視這個弟弟,全京城人盡皆知。
因此挑了幾天,安王都不滿意,問蕭榮,他又總是一副聽兄長安排的意思。
見他如此體貼懂事,安王更怕委屈他了。
思來想去,安王也知道自家弟弟的短板在哪兒。可時光已然流逝,無法倒流,不能讓弟弟變得年輕,所以只能從其他地方給自家阿弟增加一些籌碼了。
安王讓人對外放出了兩個風聲,一是安家重金聘婦,只要是四十歲以下的女子,無論婚嫁過與否都可以。他將年齡條件放寬一些,有些望門寡也是不錯的人選。
其次,他還準備向皇上請旨,額外給蕭榮一個恩典。
也就是想給蕭榮額外求個爵位。雖然這個爵位肯定不如安王這個超一品王爵,但到底也是爵位,多少讀書人擠破腦袋念書做官,圖的是什么不就位極人臣,封侯加爵,延續富貴嗎
這可是無上的恩典,依最近皇上對安王的寵信程度,這事辦成的幾率很大。
如此一來,蕭榮也是有爵位有前途的人了,他死后,爵位還能傳給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