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后面,大臣們很多都已經懵了,聽不懂一人一瓜在說什么。
但也有些有識之士意識到,這是超脫于他們現在認知的事,不管理不理解,先記住,回去記在紙上慢慢琢磨。
他們甚至巴不得唐詩跟瓜瓜再多講一些。
可惜唐詩終歸是個憊懶的性子,聊了一會兒就開始揉肚子,還跟瓜瓜抱怨。
哎呀,這群人怎么這么啰嗦,老半天了一件事都沒討論完,他們都不餓的嗎
瓜瓜他們上早朝前吃過了。太極殿外有機靈的小太監賣早餐,等候上朝的功夫,大臣們可以先買份早餐吃。
唐詩直呼好家伙牛啊,宮里擺攤,都賣些什么
瓜瓜包子、豆漿、油條、蘇造肉、芝麻燒餅、炒肝、鹵煮、杏仁茶
唐詩舔了舔嘴唇你說得我好想吃。香噴噴的肉包子,皮薄餡多,咬一口滿口生香,還有香脆的油條,泡在甜甜的豆漿里最好吃了。蘇造肉是什么聽起來就很好吃的樣子
聽著她一樣一樣的食物點評,不少沒吃早飯的大臣肚子里也開始唱起了空城計。
然后朝堂之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咕咕聲”,不少大臣都羞紅了臉,可這種生理反應又沒法控制。
唐詩聽得驚呆了哈哈哈,瓜瓜,你聽到沒好多大臣肚子都餓得咕咕叫,笑死了。
天衡帝不著痕跡地瞥了唐詩一記,都是誰帶偏了朝堂上的風氣
眼看大
家都無心議事,天衡帝決定加快進程,淡淡地說“國庫增收一事,諸位愛卿回去再好好想想,集思廣益,下次再議。大家還有什么要說的”
大臣們剛才受到了不小的沖擊,都打算回去好好想想,因此也沒人反對,直接進入了下一題。
過完年,還有一件大事,那便是春闈。
春闈又稱春試,總共九天,從二月九號開始,總共三場,每場三天,考試對象是通過鄉試選拔的考生,也就是舉人。
春闈由禮部主持。
雖然還有二十來天才正式開始,但這到底是天衡帝上位以來第一次春闈,意義不凡,所以朝廷上下都很重視。
禮部尚書也就是淑妃那樂子人老爹譚清元站出來向天衡帝一一匯報了春闈的籌備進展。
春闈三年一屆,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沿襲慣例,沒什么特別的。
所以這匯報也挺瑣碎的。
唐詩肚子叫得更厲害了,這早朝真是太無聊了。
不止是他,很多大臣也聽得心不在焉。沒辦法,春闈這事很多大臣都插不上手,跟他們沒啥關系。而且先前受了那番刺激,有些都在想自家的絲綢值多少錢,陶瓷值多少錢,能不能托人運出海呢,哪有心思聽禮部的按章匯報啊。
一群人神游得厲害,忽的卻聽一大臣說“皇上,不可,張士昭雖也是進士出身,但其風不正,如何能擔任主考官一職”
張士昭是翰林編修,聽到這話惱了“蘇和宜,你個奸詐小人,少往我身上潑臟水。當初楊大人沒選你,你便一直記恨于心,屢次給我使絆子。”
唐詩抬頭望了過去。
哇塞,這兩個都是誰啊,怎么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