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都被逗笑了。
可不就是,兒女跟老爹一樣不靠譜,這么離譜的事也干得出。
這以后要是結成親家,那可有好戲看了。
只有蘇和宜跟張士昭心里跟吃了屎似的難受,心里更是把那不孝子女狠狠罵了一頓,回去一定好好收拾他她,找誰不好,非對找那姓張蘇的。
兩人感覺這輩子的老臉都被這不肖子孫給丟光了,但萬萬沒想到,沒有最丟臉,只有更丟臉。
一個假扮成孤苦伶仃的賣花女,對情郎一片真心,自己省吃儉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將賣花攢的銅錢送給情郎念書。
一個扮做與母相依為命的窮書生,燈下熬夜抄書只為在元宵節送心上人一根銀簪。
好個郎情妾意,情深意重。我要不知道真相都要被他們給騙過去了。
666,這小年輕可真會玩
大臣們都被這兩個小年輕的騷操作給驚呆了,詫異地看著蘇和宜跟張士昭。這兩人看起來平日都是正兒八經的啊,怎么教出來的子女如此離譜。
不過別說,這戲還演得挺有意思的,比戲班子唱得都好。
蘇和宜跟張士昭知道是怎么回事后,臉都已經氣成了豬肝色。
偏偏唐詩又給他們來了致命一擊。
蘇和宜跟張士昭絕對想不到,他們兒女的這段孽緣還是他們自己湊成的。
誰讓他們倆三天兩頭在家里怒罵對方呢,屁點大的事都要翻半天,還愛拿子女跟對方的兒女做比較。
蘇姑娘和張公子在父親日復一日的抱怨下,對彼此都產生了怨恨,因此想了這么一出玩弄對方,想看對方父親出丑的戲碼。
他們唯一料錯的便是,對方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而且還抱著同樣的目的。
蘇和宜跟張士昭瞬間石化。
好些個大臣都忍不住笑出了聲,還有些肩膀一抽一抽的。
太好笑了,看他們兩個這下還怎么斗。
蘇和宜跟張士昭也沒了斗的心情,腦子里全是家里的事,不行,回去得將這逆子女給關起來,絕對不能讓他們再接觸了。
他這輩子跟誰結親都行,但絕對不能跟張士昭蘇和宜結親。
彼此埋怨地看了一眼,又不約而同地別開了頭。
但他們想得很好,可事情偏偏不如他們的意愿發展。
唐詩翻著八卦,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嘩點。
喲,兩人今天正好約在了朱雀大街見面。
裝得可真像啊,蘇姑娘一身布襖荊釵,張公子更拼,一身麻衣,連帽子都沒戴,凍得嘴唇都發青了。
大臣們連忙豎起了耳朵。
只有蘇和宜跟張士昭欲哭無淚,既不想家丑外揚,但又怕錯過,不知道這個逆子女今天干了什么出格的事情。
唐詩沒辜負他們,一邊看現場直播,一邊碎碎念,跟瓜瓜
吐槽。
一見面,蘇姑娘就拿了一雙兔子絨的手套,說是自己這幾日賣花所得,見郎君沒有手套太冷了,故而買了一副贈與他,省得他讀書的時候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