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到了,磕到了,好甜啊。
一個說不看門第,你是誰我都喜歡,一個說我不愿遵從父命,這不等于答應了張公子,啊啊啊,這是什么甜甜的雙向奔赴。
唐詩看得很樂。
可蘇和宜的臉已經黑成了鍋底。
親生女兒臨陣倒戈,氣死了。偏偏還是因為他天天在家里說張士昭的壞話,激起了女兒的逆反心,故意跑去找那小子的。
天衡帝見蘇和宜跟張士昭都沒說話,便痛快地下了旨“你二人有意,那朕便替你們賜婚。”
說罷讓廣全擬了旨,蓋上了玉璽。
張公子和蘇姑娘歡喜地接過了圣旨,有了皇上的賜婚,這下雙方父親都不能干涉他們的婚事了。
兩人謝了恩,雙手捧著圣旨起身,回頭看到蘇和宜難看的臉色,蘇姑娘想了想,還是低聲勸慰道“爹,您跟張伯伯又沒什么深仇大恨,看女兒的份上,您就別生氣了好不好”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沒嫁呢,凈向著男方了,你干脆跟他回去得了。”蘇和宜面子上掛不住,惱怒地說。
蘇姑娘不但不生氣,
還笑瞇瞇地“我要真去了,爹您今晚肯定要氣得吃不下飯。其實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娘跟張伯母關系還不錯,她們偶爾會湊在一起吐槽您跟張伯伯。”
唐詩笑開了花。
哈哈哈,蘇和宜跟張士昭肯定都想不到,他們的老婆孩子都煩死他們倆天天在家罵對方了。
這下結為親家也好,以后不用背后罵了。想罵了,兩人直接上門對罵,估計蘇夫人和張夫人都很樂意,畢竟耳朵不用遭罪了。
大臣們都偷笑起來。
這兩家的樂子真是太好笑了。
只有蘇和宜跟張士昭完全笑不出來,兩人對視一眼,頭一次沒有從對方眼底看到火氣。一種名為同病相憐”、“無人理解”的孤獨感涌上了心頭。
淪為最大笑料的兩人頭一次如此急切地期盼朝會快點結束。
天衡帝也不負他們的期望,淡淡地說“眾位愛卿,既無事啟奏,今日便到這里吧。”
廣全立即宣布“退朝。”
大臣們連忙恭迎天衡帝。
天衡帝起身走下龍椅,大臣們也松懈了下來。
閔政今天本來是最丟人的,結果后面突然峰回路轉,先出了淮安侯這個變態,后來又有張士昭跟蘇和宜兩人頂者,大家全然忘了他跟宣威將軍的事。
面子這種事也是比較出來的。今日若非出了后面這些事,他肯定是滿朝最丟人的那個,一下朝他的事就會在各衙門之間傳開,甚至傳入百姓耳中。
可現在不一樣了,肯定沒人笑話他。
他不免有些得意,輕輕拍了拍蘇和宜的肩,假意安慰道“哎呀,蘇大人,俗話說得好,女大不中有,留來留去留成愁,如今圣上賜婚,何等榮耀的事,你就別氣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哪是安慰啊,分明就是拱火看熱鬧不嫌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