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生們都是準老爺了,誰能咽下這口氣
為首的貢生站出來質問道“不知尊駕府上在何處我等不曾得罪過你吧你為何要這么戲弄我們”
成三爺行不改名坐不更姓“老子是武安侯府的三老爺,怎么,你們要找我算賬哼,不過一群自命清高、沽名釣譽之徒罷了”
“你”貢生們本就憋了一肚子的火,如今再被他這態度一激,心火直接冒,“好,好你個武安侯府,欺人太甚,我們定要去京兆府討個說法。”
成三爺壓根兒不懼“好啊,老子倒要看看京兆府怎么說。這路又不是你們家的,老爺我想怎么招搖過市就怎么招搖,是你等自己貪慕富貴美色跑上來自薦枕席,怨得了誰”
這話太戳心窩子了。
但哪怕是事實,很多人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有著普通人的劣根性。他們氣得滿臉通紅,指著成三爺怒道“好,你給我們等著,我們這就去京兆府”
成三爺聳了聳肩,輕蔑地掃了他們一圈“好啊,老爺我等著”
一群貢生吃了這么大個憋,一個個臉漲得通紅,但又做不出跟成三爺干一架的舉動,氣得拂袖離開,一場曲水流觴就這么半途而廢了。
唐詩很惋惜。
多好一活動啊,這還沒到中午呢就結束了,太可惜了。
不過成三爺可真是個樂子人啊。他屢次考不中,心里不痛快,也讓大家都不痛快,想出這等捉弄人的損招。
又一個學渣,哈哈哈,不過這個學渣挺有意思,損人都出這種無傷大雅的招數。
朝中大臣恍然,難怪成三爺會特意搞這出呢,原來是嫉妒這些考生啊。
成三爺身為家中的老三,上頭還有兩個哥哥,襲爵的事基本上落不到他頭上。所以老武安侯便從小就給他設計了另一條路科舉。這也是大多數沒法享受祖宗蔭蔽的官宦子弟最能出頭的一條路。
奈何成三爺不是塊讀書的料。老武安侯花重金,四處托關系給他找了名儒啟蒙教導他。奈何成三爺天生沒長這個慧根,苦讀二十年才考中秀才,考舉人到現在都還沒考上。
一直考不上,心里能不產生點情緒嗎所以才有了今天這一出。
周泰得知原委后,心有戚戚焉,同樣是家有學渣,但自家那幾個,老大好歹勤奮刻苦踏實,老二雖不聽話,可到底也沒干這么荒唐事的,老三奸猾了一些,倒是有朝成三爺這方向發展的趨
勢。
不行,回頭看看,老三要實在不是讀書的料就還是給他尋個差事,找點正事做吧,別跟成三爺一樣,沒考上還整出這些幺蛾子。
唐詩還在感嘆。
哎,這些貢生就是太好面子了。被戲耍就大大方方承認嘛,誰不青春慕艾,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能,想結一門對自己有助益的婚事也沒什么不好承認的高帥富、白富美誰不喜歡
他們若是坦坦蕩蕩,成三爺還沒法笑話他們。
貢生的整體年紀都不小了。
其中那些還未曾婚配的也基本上都是二三十歲的,這在古代早就過了婚配的最佳年齡。
他們是娶不到媳婦嗎
顯然不是,考上秀才便有了功名,窮秀才想要娶妻也不是很難的事,更別提舉人老爺了,只怕鄉試過后就有不少人給他們說媒。
他們之所以遲遲不娶妻就是為了金榜題名之后再考慮終身大事,這樣能相到的岳家肯定更勝從前。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之常情,沒什么可恥的,可有些人面子上掛不住。
貢生們自己吵了起來。一部分說算了,一部分咽不下這口氣,要去京兆府告成三爺。
我看他們就是色厲內荏,挽尊而已。這種事又沒觸犯律法,也沒人逼著他們上前獻殷勤,這可都是他們自愿的,京兆府能也不可能因為這種事就把成三爺抓起來啊。
確實是這個理。
所以這群貢生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