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衡帝頷首,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什么想法”
大臣們不約而同地看了吏部尚書周泰一眼。
周泰眼觀鼻,鼻觀心,裝作沒
看見。
得,周大人都想通了,他們還有什么可說的這說多了,萬一最后削到自己頭皮上,那下一個丟人的可是自己。
而且有些開明的大臣也想通了。讀書這事還是需要看天賦的,家中子弟并非個個都是讀書的料。實在不愿讀書的,擅長某個工藝,回頭去工部謀個差事也行,總比整日無所事事,在外面惹是生非強。
萬一哪天干出彩了,弄個功名,甚至是封個爵,那就當是天上掉餡餅了。
見無人反對,天衡帝下令將公告下發到各州縣,以為今年六月的工考做準備。
徐勘滿意地退下,不枉費他們工部的官員連續忙活了大半個月,現在一切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接著戶部尚書關潮站了出來,他要匯報的組建商隊一事。
“皇上,江南造船廠正著手改造十艘大型船只,依照目前的進度,到下半年船只就能準備好。不過國庫目前比較緊張,商隊出發所攜物資恐有限,因此微臣私以為,可號召一批商旅同行,向其征收翻倍的關稅,沿途官方的船只可為其一定的庇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現在國庫比較緊張,至少要到秋收后,征收了田賦這種情況才會緩解一些。
但若是今年某地又爆發洪澇干旱地動這類的天災意外,那國庫的情況并不會好太多。
在這樣的財政情況下,國庫實在是拿不了太多的資金投入到商隊中。可若是規模太小,物資太少,大老遠出海跑一趟又不劃算。
而且貿然增加商隊的貨物也不妥。這畢竟是第一次組建商隊南下淘金,官府也沒經驗,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數,要是失敗了虧損也不少,而且南下路途遙遠,海上情況又瞬息萬變,這其中有太多的變數了。
所以衛了保險起見,關潮跟戶部的官員商議了一番,決定采取風險均攤的方法,官府組織帶隊出海,選大商賈加入,為其一定的武力庇護。
而且船隊多,大家一起在海上航行,安全也更有保障,那些小型的海盜或地方勢力見了他們都會繞道走。
此外,還可以此為由提高關稅的比例,這樣出海的時候朝廷就可收取一筆關稅,緩解出海的成本壓力。等商隊回來,還可向商隊征收一筆關稅,又是一筆收入。
這一來一回,兩筆稅收一加,關稅收入能翻好幾倍,好處非常明顯。
天衡帝點頭“關愛卿這法子不錯,戶部可擬定了具體的章程”
關潮娓娓道來“皇上,微臣的意思是出海的關稅增加至20,回來時也是20。各地的商賈船只可隨朝廷的商隊一起南下,途中商賈們賣完了貨,買好了貨也可自行返回或是與朝廷的商隊一起行動,這個隨各商賈自愿。但同行時國內商船遇到海盜或是跟沿途的交易各方、地方勢力起沖突時,朝廷的商隊必須站出來支援。”
唐詩打了個哈欠,抬手扇了扇風,好熱。
還武力保護,20真不高啊,關尚書可真是個大好人。
現代社會,很多商品的關稅都不止20,別說武力保護了,不給你設置貿易障礙就是好的。當然,簽訂了各種貿易互惠等協定的國家或地區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