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祖祠門口人越來越多,一會兒的工夫,門前全是動來動去往門里望的腦袋,脖子抻那么長,只為見一見屋內人。
其中有孩子,有半大姑娘小伙子,以及不少下田干活回來的莊里人。
闕清月摸了下這把箏,看著上面的紋路,反手輕輕一敲,聽著聲音,便知,這是一把名器,用的是上好的千年古木定制,整只箏線條流暢精致,哪怕到現在,木質依然還有油潤的光澤在,哪怕幾百年,它依然是把好箏。
琴弦有些舊,維護多年,她隨手一撥,聲音有點澀,但也比想象中空靈動聽得多。
聲音依然靈氣十足。
她的手劃過琴面一角,那一角刻著兩個古字。
朝歌。
是朝歌的箏。
她撫回袖子,看著箏面,收回手。
老族長道“當年,我們祖先都是異國戰場上幸存下來的百姓,為躲避戰亂,朝歌大人為我們尋得這塊寶地,不遠千里,帶我們遠赴此處,她說此地可保我們四百余年安寧,但四百多年后就要遷徙,可老朽與族人,都不舍得此處,已把此處當故鄉。”故鄉難離,何況現在的世道,動蕩且亂,并不適合出山。
他邊走邊道“我們這個莊子,人不多,一切吃用不分你我,大家有力一起使,有飯一起吃,房子一起蓋,田也一起播種,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這還有專門的飯堂,有供小孩子讀書識字的學堂,比外面不差多少。”
老族長說著,還頗有幾分驕傲。
說著,帶著他們出了宗祠。
一走出門,外面兩三百人聚在一起。
見他們出來,紛紛讓開路,像撥浪一樣,從中間分開了一條路。
莊里已經多少年沒來過外面的人了,大家都新奇,放下手里的東西趕了過來,只為看上一眼。
外面的人,和他們有什么不同。
如今看到了,個個心滿意足,只覺山外之人,皆是如此,理應如此。
滿足了他們的一切美好想象。
是的,單就闕清月一人,便滿足了此莊所有人對未見過事物的美好幻想。
因為美是對女子的形容,而闕清月,她是美的形容。
世間再難找一人,可與她堪比,如果她不能滿足眾人幻想中的美好,那又有何人能滿足呢。
大家擠在門口兩邊,甚至排著隊,圍觀著這五個人。
就跟開歡迎會似的。
這場面,闕清月走出來時,結實地愣了下。
東方青楓與元櫻一左一右站在她身側,劉司晨在前面,鹿三七搖著扇子跟在后面。
齊刷刷數百雙眼晴盯著他們,心里稍弱的人,路恐怕都不會走了。
這些圍著她們的人,有的滿臉驚訝,有的露出大大笑容,特別歡迎的拍手。
還有的人,看得眼睛都不眨,站在原地目不轉睛,如被點了穴道。
甚至還有的人,一直往前擠,想看清他們的模樣。
“別擠”老族長在旁邊趕人“去去去,叫你們去地里干活,怎么都回來了,站遠一點,別往前擠,別沖撞了貴客”
“大家讓一讓,讓一讓,排好隊,不許大聲叫喚”有族人趕來維護秩序。
元櫻也沒見這等場面,目瞪口呆。她緊張地伸手擋著周圍的人,怕她們嚇到祖宗。
別看祖宗平時挺從容,其實很容易受到驚嚇。
東方青楓伸手放在她披風后,一路護著她往前走。
這些莊子的人,看起來并無惡意,大多友善,一路不斷有人笑著問“你們是哪里人”
“從哪里來”
“姑娘,你好漂亮。”
“娘,你看,那個人手中的扇子是銀色的,是銀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