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鹿三七不明所以,“那是什么”
“那條河上,有許多畫舫,有情男女,晚上會偷偷去畫舫上談情說愛,凡是在愛河里談過情的男子女子,最后都成親了。”
“所以,那條河后來被稱河,寓意駱丹城的有情男女,只要在愛河上游過,此生定會共結連理,永沐愛河。”
“哦,原來如此。”鹿三七沒來過京城,更不知駱丹,自然不知曉這些事。
“那成親的人這么多也與愛河有關”
“估計是吧,愛河這個傳說,流傳久了,駱丹城周圍的村鎮有人成親,新人都會來駱丹城的愛河一游,討個彩頭,比較吉利。”
“永浴愛河,有意思。”鹿三七搖著扇子,看來這自古就沒有不迷信的人,民間最迷信的莫過于那句,討個好彩頭。
東方青楓坐在馬上,看著走過去的三隊迎喜隊伍。
民間百姓的喜事,辦得通常熱熱鬧鬧,隨行的人皆穿紅衣,連轎子都是紅色的。
他目送那些轎子離去,幾人才再次動身。
馬車內的闕清月聽到聲音,也掀起軒窗的簾子,向外看去。
她手一掀,
外面正好走過一支成親隊伍,這一戶人家,應該是大戶人家,請得人特別多,陪嫁箱子拉了很長一支隊伍,那轎子里的新娘,估計也悶到了,在里面撩開蓋頭,也掀起簾子向外看。
正好兩隊交錯時,二人同時掀簾,對視了一眼。
那新娘見到她時,驚訝地張開口。
雖過去七年了,但誰又能忘記那般驚才艷艷之人哪怕七年過去,她眉眼依然。
是她闕清月
她回來了
闕清月瞥了她一眼,放下簾子。
雖然對方臉上的妝很濃,但她還是認出來,這女子,是她那繼母的丫鬟,至于叫什么她記得叫念真,極為聰慧。
不過闕門中,又有幾個元櫻這樣的傻子呢
她伸手取過桌上的茶壺,倒了杯茶,拿起來喝了一口,又放回到桌上。
生下她不久,闕清月的生母病逝,父親第二年,娶了一女,此女就是她的繼母,不過,那時她剛生下來,確定是闕朝歌的轉世,若母親還在,或許現在還在她膝下承歡。
父親再娶后,闕清月就被族長抱回族里,由族里人共同撫養,她其實與父親一家,感情淡薄。
這個繼母身邊的丫鬟,她還有幾分印象,似乎就是她當年離開京城時,父親來送行,繼母身邊的丫鬟,就是她。
沒想到,她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紀,說來也是,她走的那年,十歲,那丫鬟看起不過十二三,算算年紀,將近二十了,二十成親,在大聶已不算早。
知道自己回到京城,肯定會遇到熟人,但沒想到,第一個熟人竟然是繼母身邊的人。
她搖了搖頭,手指點了下桌子,想了想,才微一揚眉,又拿起桌上未看完的畫本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