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居然鬧起春荒,豈不邪性
有人開了這個頭,就有人詭秘地湊近了小聲嘀咕,聽說這春荒,和靈應宮有關呢
那位是來修道的,修的什么道
她小小年紀,將興元府攪風攪雨,攪個不得安寧,她修的必不是正道多半是懼了官家的龍氣,因此逃到咱們這里來的
若是由著她盤踞于此,這地難保不荒呀
這可不是信口胡說,瞧瞧往三泉去的路,怎么就山崩了這是隨隨便便崩的嗎這必是上天降罪責罰的緣故
帝姬原本為興元府剿的匪,做的事呢都化作了肚子里框里哐啷的響動。
他們嘀嘀咕咕,越說越有鼻子有眼,一肚子的水很快就被胃腸消化干凈,找個角落了解了出去,剩下的就只有饑腸轆轆和越發不平的心。
就該一聽說她來,就將她趕出去
有人這樣不忿地揮動了一下拳頭,正準備將滿腹的牢騷與怨懟化為更有條理,更有氣勢的話語時,忽然有一個鄰居自他身邊匆匆走過去了。
“老六老六”
鄰居停了腳步,“這不是張家哥哥”
“你往何處去”
“去靈應宮呀請符箓了”
閑漢五官就皺到了一起,整個人都怒氣沖沖的,“符箓有什么用,能填飽肚子么”
鄰居小哥重重地一點頭,“正是要拿來換糧的”
幾個墻根兒下曬太陽的閑漢聽了這話,一股腦地就跳起來了
不僅靈應宮發符箓了,連同興元府幾座縣城被神霄宮接管的道觀,都發起了符箓。
與之前免費發來看病的安濟院符箓不同,這次的符箓是需要花錢“請”的。
每張符箓要一貫鐵錢,或是一百文銅錢,請到手里之后有許多種用途比如說你可以將它燒了喝水,靈應宮不攔你;你也可以將它供奉給三清,靈應宮可以敲一下那個鐘啊磬啊的給你聽;當然你說你沒有那么大的腦袋,你現在餓得喵喵叫只想換一碗飯,靈應宮說也沒問題呀,按照今歲開年時的糧食價格換給你就是
今歲開年時的糧食價格是啥樣的一斗米120文鐵錢,你自己算嘛
你說你不想換糧食,你家還有幾斤麥飯在,只是沒鹽可吃,靈應宮說,還是按著今歲開年的物價,一斤鹽240文鐵錢,你自己說你要換幾斤要換油油這東西可貴論斤打的話,一張符箓也就兩斤油,不論燈油還是吃的油,你要不是在三清面前發什么大愿,還是不要換那許多
消息一傳出來,大家就驚呆了。
錢不多,但百姓們剛開始有些害怕,靈應宮的帝姬雖說潛心修道,不常出面,可靈應宮的內侍也好
,禁軍也好,可都是存在感十足的還有那支靈應軍,雄赳赳地在城外建起軍營,日日看著幾千個穿道袍的壯漢,誰心里不打兩個寒顫呢
但立刻就有附近的農人進城來請符箓了。
他們或是靈應宮的佃農,或是靈應軍的家屬,稱得上根紅苗正,同靈應宮道士的關系是很親厚的,見有道士進村貼了告示,立刻就有人湊過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