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一個帝姬,突然就要畫符了。
別說是這些地方官夫人,就是種家都嚇了一跳。
然后就開始猜,猜她是給誰畫符。
夫人們想的比較簡單,一聽說打仗,那一定是有死傷的百姓啊,帝姬肯定是為他們向上蒼請愿寫符道士不就是專做法事的嗎
種家人想的比較粗暴,他們已經聽說靈應軍在戰斗中表現還不錯的一些細枝末節,雖說符箓這玩意兒從來在戰場上都不是正路子,但凡請神喝符水這些要是有用,現在還應該被大賢良師的徒子徒孫們統治呢不過這些話說給帝姬聽恐怕她也聽不懂,那她繼續畫畫唄,反正畫符又不犯忌諱;
消息傳出去后那些地方官想的比較老成,他們就想,靠道士是打不得仗的,西夏人也不是傻子還能被你騙個兩三回不成但西夏人傻不傻且不論,官家卻很可能喜歡聽說這種神跡
沒錯,不穿甲的道士擊退也可以花點筆墨說成是大破一隊全副武裝的西夏鐵林軍,這不是神跡什么是神跡這不止是帝姬虔誠修道的明證,這還是官家得十方至尊庇護,有仙神護法的明證呀
福報百分百的福報
正因為這事兒在常理層面看著荒謬,就真沒人能往帝姬招兵買馬大逆不道窺伺神器的方向去想,一群神霄宮的道士能打架撒豆成兵嗎那就只能是用來哄官家開心的小玩意兒呀。
帝姬小小年紀,卻能動這么多心思,搞這么多花樣
必然是康王的籌謀呀
這是什么熱灶燒一把
寫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寫都寫了,為了讓大家看到你的專業,還得把這件事里有儀式感的部分都好好完成。
得先立壇。
可以搞個幾百平米帶臺階的大土壇,也可以找幾個健壯的仆役過來,花個一兩天就能堆起來的小土壇,甚至還可以找張桌子就算是“壇”,但總歸得提前預備下這么個東西。
靈應宮有現成的,但老種相公的別墅里沒有,老種相公這輩子打仗靠的都是自己和家人,沒起過這么時髦的念頭,也就沒有這么時髦的設備。
她在人家的院子里起了個小土壇,幾個種家的小娃子坐墻頭看,一臉的稀奇,指不定什么時候大人在墻外走過發現了,一竿子給他們噼里啪啦打下來。
帝姬說了,建壇也是很神圣的一件事于是小娃子們不敢哭,摸著額頭的包一個個就跑了。
香爐、香料、蠟燭是現成的,帝姬走哪都帶著這個,不過建起壇后還得做一些寫符之前的儀式,比如凈燈壇,安土地,召萬神,步天罡。
她忙忙碌碌,又要走流程,又要齋戒,根本沒工夫招待客人,來種家別院里排隊拜訪的人竟然越來越多了。
而且每個都不空手。
就連之前忙著籌備物資,往云中府調運糧草的轉運使都派人來了一趟。
本人是沒到場的,也是乖巧地派了個很伶俐的女道,比成
都府的更明顯,壓根就不像個道士,倒像自家小閨女穿了道袍角色扮演一下。帝姬見了很詫異,小閨女就說實話了。
“怕惹帝姬笑話,”她說,“秦鳳路其實也沒幾個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