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了一周后,因為沒有得到秦始皇的一個肯定,其他公子公主們都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回答。
“今歌,你說。”秦始皇最后點了個名字,所有人都將目光注視在她身上。
今歌,一個不受寵的長使生下的女兒,那會兒正值與其他國家交戰期間,還敗了,朝堂后宮氣氛凝重,哪兒顧得上這個不受寵的長使和其女兒
“阿父,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如將閭兄長所言,我認為,郡縣制才是最合適的。”今歌借用蘇軾的話,這是時代趨勢的必然選擇,符合統治者的利益。
分封制和郡縣制,都是治理國家的一個手段,皆有利與弊,分封制將一個國家分成多個中心,財政軍政大權掌握在多個人手中,前期能夠互相制衡,一旦出事兒,還能分散風險,但,也容易使諸侯造反。
郡縣制看似所有官員任命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但如果官員本身就是六國余孽呢
有利有弊,但后世兩千多年都郡縣制,可見其他統治者也知道,郡縣制更有利于他們的統治吧
秦始皇聽到自己想聽的話,可心里還是很是不爽,其他統治者指的是誰其他王朝可惡到底是誰,奪了他大秦的天下
六國余孽
果然,是六國余孽復辟,奪了他們大秦的天下,到底是哪個子孫后代這么沒用
看向了扶蘇,肯定是扶蘇沒教好都這么多年這么多代下去了,六國的余孽還沒死光無用
“說的不錯。”嬴政當然也知道這個缺點,只是培養人才談何容易
這孩子倒是不錯,看得夠明了,可見后代也沒有荒廢教育,肯定傳承得不錯。
唯有扶蘇頂著父王那個不善的壓迫性目光,聽著他在贊賞今歌妹妹的話,就知道父王的意圖,他更希望大秦實行郡縣制,而非分封制。
可
扶蘇想起了老師淳于越的話,令扶蘇覺得很有道理。
郡縣制乃李斯所提,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實行過,誰知道會引起什么動亂
現在經歷數年戰亂的黔首們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可明顯,他的父王并非如此想法。
嘿嘿,我被夸了,好羞澀,這就是我阿父嗎從今天起,那迷人的老祖宗就是我阿父了,酷斃了
阿父,他們不懂你,我懂你,你是開創先河的奠定者,廢分封、立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各種意義他們不懂。
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民族融合,國家統一。
這些都是奠定了未來歷朝歷代大一統的基礎。
以后的國家,不將九州大一統,都不算是一個王朝呢
聽著底下贏今歌的崇拜與愛戴,話語還如此中聽,甚是滿意,歷史已經肯定了他,肯定了他的政策。
唯有其他公子公主們不懂,今歌也沒說什么啊,還不如將閭說的,父王怎么就對她這么滿意了
他們說得很差嗎
父王,你偏心你變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