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聽說了這件事情,還準備去找一趟贏今歌,聊聊今歌關于儒家學說的看法。
可是,還沒等他出門,就被秦始皇一道口諭宣入宮了。
扶蘇不知道父王找他做什么,不過,這次關于黥首的徭役問題,他還有話要跟父王說呢
“父王,關乎此次徭役,官府對黥首的優待,以后徭役是否循例”
“兒臣是很贊同,可以后每次徭役都如此,國庫是否還能支撐”
“父王,聽聞華安妹妹打算捐贈百溢黃金,兒臣手頭還有些錢,也可以資助咸陽學宮修建,只希望父王能對黥首好點。”
“派人監督錢財使用的記錄,父王,這是為大秦培養人才之地,可不能被貪官污吏給毀了。”
只是,扶蘇不解的是,若以前他說這些,父王定然生惱,可這一次,怎么就一直盯著他不說話了
那如寒潭般冷漠的眸子陰沉的盯著扶蘇,他是真不明白,扶蘇是怎么管理這個國家的
偌大的大秦,能在他手里亡了
廢物真是廢物
在此之前,秦始皇真沒想過將大秦交給其他子嗣,扶蘇是他的長子,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帶著他的期望而生。
“扶蘇,之前,你認為分封更適合大秦,現在,你還如此認為嗎”秦始皇沒理會他剛才那番話,而是問起了一個很久之前的問題。
“聞殷周之王千余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1
此言,是扶蘇之師淳于越所言,遵儒家教學的扶蘇也是被其言傳身教。
相對于激進的郡縣制,不知前程如何,分封制的優處悠久可循,從而也能看出扶蘇的性子。
適合當一名守成之君。卻不適合如今剛大一統還諸多弊端的大秦。
秦始皇懂了,定是扶蘇上位后,恢復分封,導致六國余孽反撲,以扶蘇的軟弱性子壓制不住,秦二世而亡。
“扶蘇,你太讓朕失望了,大秦交到你手上,豈不是要亡了”秦始皇對扶蘇很失望,大秦剛立,六國民心未穩,需要強有力手段的帝皇。
仁義可以,但別忘了,這是大秦江山,歷代國君殫心竭慮擴張的疆土,不可因為仁,而丟了帝皇的手段。
連江山都保不住,有何用
秦始皇都想拎著一條棍子,一棍子敲在他腦袋上,看看他腦袋瓜子在想什么。
是的,沒錯,扶蘇的仁愛儒雅,在秦始皇看來,是有些軟弱;與他的政見不同,子不肖父,容易使大秦這條船沉沒。
可諸多子嗣中,其他子嗣看起來還不如扶蘇,見著他,如見著老虎般唯唯諾諾。
想到這里,秦始皇更氣了,“滾回去,閉門思過半年”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