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是在官場上摸爬打滾數十年的人了,上位者的想法,也能猜得到一二。
始皇陛下能夠如此相信華安公主,放任華安公主實現各種新奇的玩意兒創造,是因為他乃華安公主之父。
再加上始皇陛下年紀老了,要考慮下一任繼承者,也當然考慮了身為子女的華安公主,自然不會對其忌憚和痛下殺手。
畢竟不需要擔心孩子造反和功高蓋主的現象,可下一任繼承者若不是華安公主,而是大秦其他公子的話,就不好說了。
誰也不希望自己兄弟姐妹的名望比自己高那么多,也會擔心會不會像長安君陛下弟弟一樣謀反,不利于大秦的發展呢。
不得不說,華安公主這么多年以來,發明創造的東西都特別實用,不管是對大秦還是黔首,又或者是對他們來說,都很有用。
比起公子扶蘇好像更為優秀
只是公子扶蘇在道義上占據了有利地位,身為大秦長公子,在嫡長子繼承制的捍衛下,天然占據繼承者的位置。
可,公子扶蘇也沒做過什么大事件,唯有巡游大秦監察修路的情況,可這個唯一性被公子風、公子泰和給打破了。
在寬仁厚德這方面,公子扶蘇是有一部分被吹出來的,可華安公主不同,她是真心對黔首著想。
而且,在對待叛賊和惡匪方面,也是下得了狠手,捍衛了大秦的安穩與團結。
這些比較,都是在官員各自的心中,雖然不是個個都一樣的想法,但對比來對比去,似乎華安公主真的挺有可能性哈
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君王,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始皇陛下說了算。
可始皇陛下的態度,又表現在那里,大家都由不得開始往華安公主那邊靠攏了。
沒有從龍之功,也不能讓下一任繼承者對自己不滿吧
特別是李斯,偶爾還會去公主府,跟華安公主商討關于秦律的事情,是不是有些秦律過于嚴苛了,是否需要改良一下之類的問題。
改秦律
秦律是由商君當年變法時制定下來的條條框框,多數都是在這里面增加或減少,可現在華安公主竟然要跟自己說讓他修改
這一時,李斯的心里頗為澎湃,是否在華安公主心里,自己是堪比商君的存在
不管商君的下場有多凄慘,但是商君被人崇尚了幾百年,可見他的成功。
李斯不畏懼自己的下場是否慘淡,只要自己名垂千史,而非是歷史長河中渺渺一粒沙就心滿意足了。
“公主自然很好,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遠比其他公子好多了。”李斯站在旁邊,看似輕飄飄的道。
李斯不太喜歡公子扶蘇,因為公子扶蘇偏向于儒家,若是他上位了,自己這個法家的代表人物,還怎么可能有機會往上爬
可除了公子扶蘇外,其他公子現在較為出頭的是公子高、公子徹、公子蔣閭、公子風、公子泰和、公子設幾人,其余的還在陛下的學堂里學習著呢。
尚未進入朝堂,就代表還沒有資格踏上這個爭位的舞臺。
依他對華安公主的關注,公子高、公子徹二人與華安公主的關系挺好,加上一個莽夫一個沒頭腦,陛下怎么可能會將位置交予他們倆
他們倆對其他公子的關系不太相近,就代表著不會幫助別人上位。
至于公子風、公子泰和不過是見公子扶蘇巡游天下的名頭響亮,非要摻上一腳,分享了威望,也意味著靠著這一點難以出頭。
留在咸陽城的公子蔣閭與公子設呵,根本沒有出頭的時機,被華安公主狠狠地壓在了底下。
嘖,縱觀整個朝堂,如此聰慧有遠見的人,莫過于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