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路城山很清晰地知道,今天裴淞穿的是戰斗小熊。
控制臺上有臺筆記本電腦正在放著直播,靜音播放,工程師只需要畫面。畫面里,阿波羅ie超掉919后,導播分別切了阿波羅車手和919車手的特寫。
裴淞的眼神沒什么變化,堅毅的瞳仁盯著賽道。年輕人的短板是控車,能從數據上和直播畫面里看出來,路城山保留了推桿懸掛和biste避震是明智的。單路城山發現的側傾現象,就已經有3次。
而另一邊,919車里,是個金毛小子。k車隊的東歐外援車手,這次誓要在浙賽給k拿個冠軍回去。
路城山有所耳聞,這小子比裴淞還小一歲,是個勁敵。
“裴淞。”路城山叫他,“t6還是全油。”
江湖上有句老話,彎道快才是真的快,誰直線不會踩油門呢。
“工程師,我想起手剎漂過去。”
路城山當下便知道,裴淞想要徹底甩開后面的919。那臺為速度而生的賽道版919才剛剛下賽道,但這個時候,阿波羅的輪胎和剎車溫度都非常好。
“可以。”路城山說。
起手剎漂移,那么意味著開始這臺賽車開始加速磨損它的所有配件。而今天的賽程,練習賽無縫銜接排位賽,中間只有不到30分鐘留給工程師們對賽車進行維修和養護。
而他們沒有備用賽車。
只有這輛阿波羅ie。
又是t6,這個6號彎。
裴淞嘴唇緊抿,走內線入彎,阿波羅車身很長,他需要大幅度的甩尾。利用鐘擺把車尾甩出去,車輪在賽道地面橫著摩擦過彎,凄厲的嘶鳴聲,伴隨輪胎摩擦出的白煙,車頭出彎,完美漂移。
彎道拼車手技術,那么直線,拼的就是賽車性能。
大直道,車手要做的事情很簡單,油門焊死,別松開。
裴淞是二沖程競速卡丁車出身,競速場地賽但凡需要把油門踩死的地方,裴淞半寸都不會抬起來。
這時候,就要說到“剎車點”。直線的盡頭是彎道,那么什么時候減速入彎、要不要減速入彎,就是拉速度的地方。
2檔就能拉到6000的轉速,阿波羅ie超強的性能在大直道上一直甩919大半個身位。然而那保時捷919里的東歐金毛也不是個善茬,瘋勁兒不亞于裴淞,都不減速。
彎道近在眼前,兩臺車都不減速
兩臺車,都選擇全油入彎
你不減速,我也不減速。一個23歲,一個22歲。但不同的是,那個22歲的東歐小金毛,第一次下賽道,是6歲。
他比裴淞早6年真正接觸到賽車,歐洲成熟的賽車文化給了他絕佳環境的優勢,以及更專業的賽車體系。
比如裴淞,他賽車的第一課,學的是踩油門,而不是剎車。
學會剎車之后進而去學的就是控車,所以裴淞在控車方面一直比較虛。
今天,路城山給了他碳素晶格和碳纖維復合而成的剎車碟,這套剎車最高可承受1200度的工作溫度,300kh能做到極限15秒剎停。
所以裴淞敢這么剛,臨到入彎,油門都沒有抬起半寸。
他比919先入彎,搶奪內線抱住彎心的瞬間,猛打方向。漂移說起來很簡單,向右漂,就先給一圈左方向,感受到車身重心偏移之后猛向右轉。
阿波羅瞬間的扭矩動力極強,裴淞的左腳始終踩死油門,那踏板恨不得踩進發動機里。
出彎調整車身姿態的之后補一腳剎車,強悍的剎車碟在眨眼的時間喚醒制動系統。
頭盔里傳來路城山的聲音,在對他說“你已經甩開他了。”
“我知道。”裴淞說,“我想多甩他幾個位置。”
裴淞指的是等到排位賽的時候,他想讓這919的發車位置更靠后。
戰斗小熊啊路城山輕笑了笑。
裴淞給他的可樂軟糖就在控制臺上放著,剛好兩個很高的按鈕把它支了起來。
路城山又拿了一顆。
裴淞說了,想抽煙的時候就吃一顆。
路城山現在有點心煩意亂,沒由來的心煩,他知道在賽道上有一個對手是好事,但這個對手很明顯,賽車經歷和經驗比裴淞都要豐富,而且年紀比裴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