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夫子們都激動發現,他們雖然沒有找到隱士大儒,但找到了個絕世天才
過目不忘,自學成才,對事物見解獨道。
小小年紀書法造詣更是一絕,能夠有如此功底,足以說明對方是刻苦之人。
這樣的天才,竟然被他們發現了,竟然埋沒鄉間十幾年,真是令人痛惜。
王德元看不得有才之士被埋沒,當即就如顧燁預料般道。
“小兄弟,你天賦卓越,埋沒鄉野著實可惜,老夫乃白鹿書院的夫子,愿為你作保引薦,你可愿到書院進學”
“多謝夫子好意,只是我”
顧燁聞言,露出心動又為難的神情。
顧小弟適宜上前勸說,“兄長,答應吧。我知道你也喜歡讀書,以前都是為讓我,才會故意藏拙,如今不可再錯失良機。”
顧父不懂那么多,但現在有夫子主動收兒子入學,他當然支持。
老四那么聰明,可不能再耽擱了。
顧父也咬牙道,“老四,家里還有銀子,爹還不老,你要真擔心家里,就努力讀書出頭,那才是孝順。”
“四哥,你天賦比我好,不去讀書,我心中有愧”
顧小弟紅著眼睛。
今日雖有表演成分,但他這些話也是真的,自從知道兄長天賦那么好,卻把讀書機會讓給平庸的自己,他心里就很是慚愧。
外面人都說他們家對兄長這個繼子太好,可那些人根本不明白,兄長為了家里,到底犧牲了多少。
最后,在眾人的殷殷勸說下,顧燁才抹著眼淚點頭。
“多謝各位夫子給我機會,請受學生一拜。”
顧燁雙膝跪下,扶手重重磕頭,行下大禮。
動作和聲音無比真誠。
讓一群書院夫子,突然有種自己拯救了世界般的自豪情緒。
結局皆大歡喜。
知道顧燁所學,除了自己琢磨,不少都是顧小弟教的后,書院夫子們又來興趣,考校了一番顧小弟。
然后發現,顧小弟的見解思想,雖沒有顧燁那般獨特驚艷,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好生雕琢,將來也定能成就不低。
因此,眾夫子考慮過后,也給了顧小弟一個機會。
待顧小弟養好傷后,他可以到白鹿書院拜見,只要能通過書院考試,也給他一個入學名額。
“多謝各位夫子,學生也定當努力”
顧小弟激動道謝。
書院和私塾可是兩個概念,前者是由朝廷牽線出資,請各地有名望的老學士坐鎮開辦;后者卻是個人小作坊產業。
兩者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藏書資料,都不能相比較。
更別說白鹿書院,是他們這片地界最好的書院,能夠進去的學子,只要不作死,不偷懶,考中秀才是絕對沒問題的。
至于舉人,這個就得看天賦了。
沒有天賦,老師再牛逼也是白搭。
而他放棄私塾,跑去書院讀書的舉動,會不會被人說忘恩負義
這個不用擔心,私塾夫子巴不得他更有前途,因為曾經的教導之恩,是抹不掉的,他有出息了,私塾夫子也會跟著沾光。
因為但凡愛惜羽毛的讀書人,對于教過自己的任何一個夫子,都會以禮相待
鬧了大烏龍的書院夫子們,最后是高興又憂愁地捂著老臉離開。
而顧家兩個小子,都即將去書院讀書的消息,也迅速傳開,沖上北山村的熱搜頭條。
好吧,主要傳的是顧燁。
畢竟誰能想到,前不久還被人嫌棄的村癩子,竟然要去書院上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