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面面相覷,數次爭吵下來,他們突然發現權貴和寒門學子之間,大部分激烈矛盾,竟然都是穆肖霖在其中搗鬼,讓人背的鍋。
這個穆肖霖,真是害人不淺
尤其背鍋最多的馬曲嚴三人,發現他們在書院名聲那么差,根本不是他們逃課刺頭的原因,而是穆肖霖狐假虎威敗壞自己的名聲。
真是氣得牙癢癢。
“好個穆肖霖,竟然敢讓本少背鍋,我絕對饒不了他,我要,我要”
嚴子謙想不到其他好辦法,于是生氣拍桌,“我要給舅舅寫信”
顧燁看向這小子。
雖然有點搓,但這報復確實很有用。
不管嚴子謙在京城名聲怎么差,怎么不討人喜歡,人家都是圣上唯一的親外甥,不告狀則已,告狀穆家就吃不了兜著走。
在顧燁的刻意牽線推動下。
書院其他權貴寒門學子的關系還僵硬著,但參加話劇排練的學子,因為種種誤會解除,關系卻是緩和了下來。
就在這樣的排練磨合中。
幾天時間一晃而過,來到書院舉辦的宣講這天。
宣講主題就是權貴和寒門的矛盾,讓報名參加宣講的學子上臺,針對此番情況,說出各自看法,以及是否有解決之策。
顧燁并沒有因為自己知道的東西多,就看不起書院的學子,每個上臺學子宣講的內容,他都認真聽了。
別說,白鹿書院不愧是岐山郡最好的書院,里面除了少部分混日子的人,大部分學識是真的好。
或許受環境和年齡限制,他們有些想法比較落后,比較青澀稚嫩。
但每個學子腹中的墨水,都是真材實料,且大部分人思想方面,也都被教育得很積極向上。
總之一句話。
如果這群學子將來能夠高中,在進入官場后守住本心,絕對是一批棟梁之材。
不過。
由于書院學子們被出身立場影響,他們宣講的內容,都比較有偏向性,都沒達到緩解權貴和寒門學子矛盾的初衷。
顧燁是最后一個上場的。
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聽得有些不耐煩了,對他的上臺毫無興趣,都磨皮擦癢等著他快點講完,快點散場走人。
顧燁對此也不介意,上臺鎮定說了兩句開場白,就拍手示意自己的話劇團準備開演。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耳聞不如親眼所見。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帶來我的話劇宣講換魂記”
伴隨著顧燁的聲音。
臺上的背景幕布,開始緩緩拉開,露出幾個站位好的表演學子。
顧燁在旁邊讀旁白,交代話劇故事的背景。
故事的主角有兩個。
一個出身貧寒,是努力上進的寒門學子周光宗,取名光宗耀祖之意,帶著家人沉甸甸的期望;
一個出身權貴,是生活優渥的官員之子劉鑫鑫,人生風光無限,性格乖張霸道;
就是這樣兩個全然不同的年輕人,因為讀書進入同一座書院相遇。
顧燁旁白周光宗因為初入書院時,不小心弄臟了劉鑫鑫的衣服,被劉鑫鑫狠狠打了一頓,兩位學子因此結下仇怨
然后故事中。
劉鑫鑫有事沒事,就找周光宗麻煩,不是弄臟人家的被褥,讓人家晚上睡覺受凍,就是打翻人家的飯碗,讓人家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