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韓子卿的身世,大家以前都有所耳聞。
那就是一個典型負心書生,為攀龍附鳳,拋棄糟糠幼子的故事。
只是眾人沒想到,韓父攀附上的對象,竟然是汪貴妃的妹妹,背靠朝中舉足輕重的汪太師。
如此,韓子卿想出人頭地,為他被拋棄的爹爹討回公道,難度系數不是一般的大。
眾人都不知該說什么好了,最后只能安慰道。
“韓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識一場,若有相求,你盡管開口,咱們相互扶持。”
“多謝各位仁兄,我心中有數,能與大家相識,是韓某之幸。”
韓子卿很感激眾人好意。
衛志辛更是握住他的手,朝他堅定點頭,表示自己會永遠支持好兄弟,讓韓子卿心中溫暖,又有些耳朵泛紅。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大家很快就把這個不太開心的話題岔開,繼續說起別的話題,氣氛重新輕松起來。
等眾人聊得差不多后,榮親王終于出現,主持今天宴會的高潮,開始詩詞、策論、御射、馬球等等比賽。
說白了,今日這個宴會,就是給京城青年才俊們展現能力的舞臺。
這下,終于輪到顧燁他們出風頭了。
所有比賽中,除去馬球是團體活動,其余都是單人參賽。
最先開始比的是詩詞和對聯。
這個最是簡單和雅致,以此開場暖氣氛很是不錯。
不過這輪的風頭,顧燁注定是搶不到了。
詩詞對聯這些學問,要的不僅僅有天賦,還需要常年文學熏陶,他才穿越到這個世界短短一年而已。
使用系統空間時,大多學習精力都放在四書五經上,因而在詩詞這些學問上,水平只能說處于中等。
所以,這一輪詩詞對聯比賽,出風頭的是顧小弟和衛志辛。
顧小弟拿到了頭彩,衛志辛是第三名。
著實讓宴會眾人驚訝。
倒不是說京城的才俊水平太差,竟然被他們來自小縣城的學子給碾壓,而是顧小弟和衛志辛確實足夠優秀,兩人在詩詞學問上的靈氣十足。
畢竟在原劇情中,顧小弟就是考中過狀元的人。
而衛志辛雖在劇情中沒什么戲份,但他能夠與顧小弟平時切磋,可見還是有不少真材實料的。
這一波風頭,兩人也算是拿得實至名歸。
“四哥,后面的策論、御射交給你了。”
顧小弟拿著彩頭高高興興回來,趕緊把顧燁推出去,繼續參加后面的策論和御射比賽。
“顧兄,加油”
馬曲嚴三人激動比劃手勢,一副期待顧燁上去大殺四方的模樣。
沒辦法,他們能不能在京城找回面子,可就看顧燁這個好兄弟的厲害了,兄弟的本事,就是他們的本事,沒毛病
顧燁笑了笑,自信地比了個明白的手勢,
便朝場中走去。
不遠處。
嚴子謙的繼兄嚴良平看見這一幕,嘴角不由露出一抹不屑之色。
旁邊有狗腿見此,立刻跟著不屑恭維。
“沒想到幾年不見,小郡王還是半點沒長進,以為隨便哪個旮旯找來的小舉人,就能碾壓咱們京城才俊真是可笑至極。”
“周兄此言有理,不過一個地方解元罷了,我們京城的學子各個驚才絕艷,嚴兄更是我們國子監的姣楚,詩詞一道便罷,想在策論贏過咱們,癡想妄想”
嚴良平聽著吹捧心中自得,但臉上卻謙虛道,“王兄,孫兄,過獎了,今日不過切磋,友誼第一,名次第一。”
“明明是嚴兄謙虛才是,我們京城才子,哪里是那些地方學子能比的咱們說的都是事實”
周圍京城學子繼續恭維。
眾人倒也不是真自大,京城乃是天下最為繁華尊貴之地,各種資源可謂都是最好的,地方學子確實比不得。
尤其是在時政策論上,京城學子因為大多背景強悍,受家族環境熏陶,敏銳和論政能力,確實比地方學子紙上談兵強。
當然也有特例,如果地方學子真的是那種驚世之才,就另論。
畢竟,教育資源差距帶來的后果,但凡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
嚴良平學識確實很不錯,再加上他雖為國公府繼子,可卻極受嚴父看重,學識背景都很好,在京城有不小名氣。
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