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牧雖然不是很關心時事,但是也知道這兩年華夏和米國之間的關系很不好,汪永源并不是在騙他。
他點了點頭,說道:“現在米國在搞貿易保護,在那里做生意確實不容易。”
“貿易保護害死人哪,不知道多少人都遭殃了,”汪永源嘆息道,“前些年左右逢源的人,現在就變成在夾縫中生存的人了。政策這種東西,不可預測,對商人來講,才是傷害最大的。”
他向顧牧說起,這兩年來他的一些比較大的投資,都沒有放在米國,重點都放到了非洲那一塊,那里的能源礦產很多,有著很大的發展前程。
米國那邊,包括一些跟米國走得近的、意識形態很接近的國家,這幾年時間內,都不適合華夏人過去投資。
至于幾年之后是個什么樣的情況,他也拿不準。
將他在米國的那些資產都變現,然后通過投資轉移到華夏或者是別的國家,那都是依托著掘金人投資公司進行的。
那些資產太過龐大,汪永源擔心顧牧沒有那個能力管理那么多資產。
如果顧牧在商業上的表現非常的失敗,汪永源就只能夠讓顧牧接他的班,成為掘金人投資公司的老板,讓掘金人投資公司來幫他管理那些資產,順便將公司的幾個元老級的重要人物給踢走,這樣可以讓顧牧更容易的掌握權力。
但是這樣也有著一定的風險——公司的那些員工要做小動作,顧牧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去制止。
可是那龐大的資金直接交給商業白癡的顧牧,更加危險,就算想要算計他的人,可能兩三年的時間就能夠將他所有的資產都給掏空。
幾百億的資產固然是能夠帶來極致的享受,可是也會帶來很多餓狼,沒有一定的能力,可守不住那么龐大的財富。
那還不如讓他成為掘金人投資公司的董事長,讓掘金人投資公司繼續給他管理那一筆巨大的財富。
雖然也有著風險,但是,風險至少要小很多。
現在顧牧表現出了自己的商業眼光,他自己創立的投資公司運行的也還可以,培養出了自己的團隊,假以時日,也不是不可以成為一家優秀的投資公司,有那個能力管理那一筆巨大的財富。
那就沒必要再要那個掘金人投資公司了,趁著現在這家公司的業績還好,把它賣個好價錢更好。
顧牧再有才能,空降成為掘金人投資公司的董事長,也不可能壓得過那一批外國人。
掘金人投資公司剝除掉汪永源的資產,剩下的有價值的就是那些人才,那些人才不能夠為顧牧所用,那就沒有任何價值了。
汪永源就是因為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才決定將掘金人投資公司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