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組長的邀飯,顧牧當然沒有拒絕。
怎么也得要找一個地方吃飯,雖然這房子已經翻修過來了,能夠入住,可是家里面怎么都沒有,沒有辦法做出飯菜來。
他們來到這里的時候還挺早的,顧牧沒有現在就去組長的家,而是去了埋葬她母親的那個小山坡。
這也是他這一次的來意。
組長給他老婆打了個電話,讓他老婆殺一只雞,稱一點肉,多準備幾個人的飯菜。
然后就從附近一戶人家家里借了鋤頭和鐮刀跟著顧牧這一行人過去了。
財神爺下鄉,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組長,是需要貼身跟隨的。
會不會丟面子并不重要,能不能夠得到實惠,那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次顧牧給他媽上墳,才隔幾個月的時間,那墳塋上面只是長了一些新草,并沒有到荒蕪的地步,讓顧牧稍微有一些安慰。
同時也有一些心酸:“如果這三年之內,我真的死了,以后這里不知道會荒蕪成什么樣子,那個老畜生肯定是不會給我媽掃墓的。”
修墓的念頭就更強烈了。
至少,修墓之后,就不會長那些荒草,更不會長一些雜樹。
以前沒有那么強的感覺,所以在外面打工,差不多十年的時間都沒有回來過。
那時候總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有的是時間,也不可能在外面打一輩子的工,最終還是要回到老家的。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面臨著巨大的危機,能不能躲過不好說,躲得過去當然就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可是躲不過去,三年后的自己就不是自己了。
一個人要是感覺到自己快要死了,就容易變得多愁善感。
顧牧現在就是那種狀態。
悲憫他母親墳塋沒有人照顧,又何嘗不是悲憫他自己命不久矣?
將那些雜草拔除掉,又整了一下被雨水沖的有一些平的墳塋,然后就問組長:
“組長,我想在這里修一座墓,大概能夠占用多少的地方?”
組長心里一喜——修墓也是做工程,這么有錢的人肯定不會修很小的墓,要是投資大的話,又有一筆好處可以落。
于是說道:“那看你想要修多大。如果只是像有些人家一樣隨便修一下,幾個平方的面積就夠了,如果想要修得好一點,那面積就要大很多。”
“如果我想要修得大一點,能夠給我批多大的面積呢?”顧牧問道。
組長笑了起來,說道:“別人要提這個要求,我肯定不會給出多大的面積來,但是你是給我們修了路的人,你這個面子我一定要給,你想要修多大,就可以修多大。”
這里是屬于這個組的山坡,甚至都不屬于村里,他有權處置。
這里雖然提倡火葬,但是土葬也沒有廢止,也就是吃公家飯的家里死了人必須要火葬,老百姓土葬就土葬,沒有什么問題。
這一片山坡等于是一個墳場,組里面的人死了可以免費埋在這里,要是別的組的人想要埋到這里,就得交錢。
收費倒也不高,大概就是一兩千塊錢。
要修墓的,還要另外給錢。
哪怕是顧牧在這里修一座宮殿,他都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