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宗門前,她以為可能是因真正的傳承都聚集在各大勢力手中,外界少有流傳,她才沒機會見到的原因。
進入宗門后,在藏書閣中也沒發現她認為自己應當能看到的那些,她猜測可能是這因為這里是修行界,講究法不輕傳,才沒將那些比較深奧的道經典籍擺出來。
直到現在,她才從老祖們的反應中,意識到她前世所背的那些俗世中所流傳的經書,或者說是與那些經義相似的內容,竟然不曾在這星源界中出現過。
如此看來,星源界的形勢,遠比她此前所認為的還要更加復雜啊。
收斂好思緒后,樂青怡取出玉簡,將她講過的那幾本經書,都用靈識制作成玉簡,標注好她所知道的原作者,想了想,又多錄了幾枚玉簡,都標注好原作者。
錄好后,看著那些玉簡,樂青怡難得有些猶豫,將另一個世界中的文化傳承,帶到這個異世界,她無法確定此舉會給星源界造成什么影響,帶來怎樣的后果。
可是想到魯院長那如獲至寶,不惜在她這個小輩面前放低姿態的熱切反應,郭太尊難掩激動,卻強自忍耐,堅持讓她離開的堅定。
眾同門聽她講道時,完全用不著她費心維持課堂氛圍,就很專注,聽得如饑似渴、如癡如醉的眼神。
樂青怡赫然站起身,一把抓住那些玉簡,走了出去。
就算將來會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她也可以確定,當前的星源界可能需要這些,因為那些承擔著重責的前輩們需要這些。
這些來自前世的記憶儲備,對她而言,不過是些讓她感到晦澀難懂,短時間內,很難真正消化,鉆研出成果的內容,到了那些修為更高的前輩們手中,應當能發揮出更大價值。
想來以那些修行多年的前輩們的見識,以及對道的理解,應當不會被這些她也不確定對不對,甚至有些其相互之間本身還存在爭論的經義給帶歪方向才對。
看到樂青怡去而復返,前廳中的幾位老祖都有些意外,他們都知道事關個人機緣,他們無權強求
什么的原則,所以他們縱然無比在意,也不會勉強樂青怡這個小輩。
原以為此事只會到此為止,心中正充滿了遺憾與失落,連話都不想說,卻沒料到,樂青怡竟然主動過來了。
感應
到瞬間投向她的幾道依舊充滿熱切,卻不含威懾的目光,樂青怡本來還有些猶豫的心情,突然變得很平靜。
“晚輩見過幾位老祖,這是晚輩因早年的一次特殊經歷,曾拜讀過的一些經書,據說原本其實早已不在,晚輩所看到的這些,都是經由后人進行匯編整理、注釋過的內容,因不確定這些內容是否準確,晚輩也就只將其當作參考,不甚在意,這是弟子根據記憶所錄,老祖們若有興趣,可以拿去鑒閱一番。
幾位都祖都很心動,但郭太尊還是鄭重其事地告誡道。
“青怡師侄,這是屬于你個人的機緣,你尚處入道筑基之初,領悟不了這些內容,實屬正常,等到你的境界更高,當你再看這些時,或許就能知道它們的真正價值,你現在選擇將它們公開出來,未來很有可能會后悔,老夫希望你能慎重考慮過后,再作決定。
樂青怡態度堅定地回道,太尊所言,并不在弟子的考慮范圍內,之前沒有公開,現在選擇公開時的顧慮,只在于弟子并不確定這些內容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會不會將人引入歧途。
既已定下此生要走教化之道,她算是又干回了老本行,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不會有敝帚自珍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