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彭明明哼了聲。
“這趟回家怎么樣”唐秋風看不下去他們兩個的黏糊勁,插了話。
“挺好的,給你們帶了榕城的特產回來,”葉嘉說,“晚上讓人送你們家里去。”
趙佳然驚了,“讓人送我們家里去”
“我們自己拿就行。”施呂也道。
“東西可能不太好拿,”葉嘉解釋,“是我們那里老師傅定做的文房四寶,有點重量。”
榕城的文房四寶定做在全國都是排得上號的。
尤其這些有名氣的老師傅,如果不是動用了“鈔能力”,光排隊就要排到半年后。
幾人很是驚喜,連聲道謝。
聊了幾句題外話,終于進入正題。
圍坐在茶幾周圍,彭明明沒回自己的位置,靠在葉嘉旁邊,懶洋洋地拿過來紙筆,聽郝悅道“現在一切幕后準備都齊活了,策劃書、場景布置、道具組后勤組人員也都招滿,接下來的重頭工作是寫采訪稿。”
葉嘉抬眸。
郝悅沉吟,“鑒于親屬回避原則,這次采訪稿的撰寫,葉嘉,你就不用參與了。”
幾人不約而同地輕笑。
葉嘉也嘆口氣,表示理解。
郝悅又道,“上頭希望我們盡快定下來名人訪談的新名字,對此我很贊同,既然要改頭換面重頭來過,那一個新名字也是新風氣的展現,大家有什么想法嗎”
彭明明哀嚎“我起名廢,別問我。”
“很小的時候我就發過誓,未來除了給自己孩子起名,不會給其他任何東西起名,”唐秋風一臉沉穩,“請各位不要打破我作為一個父親的第一次,謝謝。”
施呂無語凝噎,對上郝悅威脅的眼神,顫顫巍巍的“不、不然叫名人訪談2”
郝悅將充滿希望的目光投向趙佳然。
趙佳然指指自己,眼睛里露出清澈的愚蠢和茫然。
“問我嗎”
郝悅“”
郝悅深吸一口氣,都是跟著自己從革命一路走來的老同志,不能生氣,不能讓老同志寒心個屁啊媽的,這么多年了,一個個還是這死樣
“我有個想法。”
氣氛一觸即發,寂靜的空氣中,響起一陣細
微的翻頁聲。
眾人聞聲看去,葉嘉彎著腰,修長白皙的手肘撐在膝蓋,會議室狹小溫馨,百葉窗外灑進輪轉的光影,晃過他線條優美的下頜與側頸。
他盯著策劃書首頁,莞爾“一檔采訪社會各界人士及普通民眾生活的訪談類節目涵蓋面這么廣,不然就叫”
眾人屏息。
葉嘉說“人物。”
名人訪談正式更名人物。
說更名也不盡然,兩檔節目班底徹底更換,節目形式也有所不同,不再拘泥于商界名流,采訪面更加廣闊,區區一個名字的更改,已然讓人嗅到這其中的野心與展望。
海市臺從上到下大力支持節目做出的變動。
部分不滿言論也在華騰財大氣粗的投資之下煙消云散。
電視臺獲利,他們才能跟著吃肉喝湯,在看過華騰投資的金額數幕后,再反對,不亞于割肉放血。
名人訪談哦不,人物節目組欣欣向榮,宿弊一清,全組人齊心協力,為月底人物第一期節目做準備。
就在這檔口,外界輿論忽然嘩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