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瑛本是在梳理自己的嫁妝單子,寧氏到底是顧忌了徐御史的顏面,總是忍痛割愛地勻了幾件貴重的器具給她。
如今被龐世薇打了岔,她便將嫁妝單子撂在了一旁,笑著對秦嬤嬤說“嬤嬤請坐。”
秦嬤嬤不曾推辭,乖順地虛坐在了團凳之上,“夫人有何吩咐”
瑛瑛笑道“我初來乍到,對承恩侯府內的人事都不甚了解,可否請嬤嬤指點一二。”
問的是承恩侯府的人事,眸色瞧的卻是梨花木桌上龐世薇送來的糕點。
秦嬤嬤會意,立時答道“表小姐自幼身子孱弱,有高僧為她批過命要離開洛陽遠赴京城才能平安長到及笄的年歲,因此,表小姐六歲就住在了承恩侯府里,直到今日也不曾離去。”
瑛瑛笑意漸深,語氣一如既往地和煦“嬤嬤知曉我想問的不是這個。”
秦嬤嬤一愣,旋即才說道“表小姐身子孱弱,太太有意將她嫁去個人丁簡單,婆母和善的人家。最好那夫婿還是嫡幼子,即便子嗣不豐,也能安穩度日。”
這一番考量的確是出自一片慈母心腸,瑛瑛聽聞了龐氏對這個表小姐的打算,這才安下了心。
“多謝嬤嬤提點。”瑛瑛不知何時已在袖袋里藏好了一錠銀子,遞給秦嬤嬤后不忘說道“今日天氣炎熱,夫君苦陷書海,應是無心品用這桃花糕,表妹一片好意,倒讓我這個嫂嫂享了口福。”
秦嬤嬤也在旁湊趣了幾句,這才借著去老太太院里回稟差事的由頭走出了正屋。
午后,龐氏也聽聞了龐世薇送糕點給薛懷一事,她心里隱隱有幾分不快,惱怒著薇姐兒的不識大體,卻又不舍得苛責這個身子孱弱的內侄女。
所以她從管事婆子手里挑了六個性子伶俐、能言會道的家生子,算是給瑛瑛的補償。
瑛瑛本就苦于身邊只有一個小桃得用,她初來乍到,又不好意思開口向婆母討要丫鬟,如今添了六個伶俐的丫鬟,便不必再讓不遜的小蒼留在身邊礙眼。
分派好六個丫鬟的活計后,瑛瑛便在小桃的陪同下走去了小廚房,親自給薛懷做了一碗爽滑好入口的雞絲涼面,并送去了書房。
彼時薛懷正巧被薛老太太身邊的婆子請去了榮禧堂,一個“孝”字大過天,薛懷只得擱置下手里的古籍,趕去了榮禧堂。
瑛瑛撲了個空,將空蕩蕩的書房覽盡眼底后,便只得放下了手中的雞絲涼面,停在書案旁瞧了眼薛懷筆走龍蛇、蒼勁匶然的字帖,一時頗為入神。
誰能想到溫潤如玉的薛懷竟有一手如此豪放不羈的字跡。
再往下一寸,便是治堤之方、水利冊等晦澀難懂的古籍。
瑛瑛只是瞧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薛懷如此苦心研讀,可見他與那些沽名釣譽之人大不相同,而是真心實意地在哀民生之多艱,要為百姓做些實事。
對這樣的人,瑛瑛總是有幾分欽佩在。
此時書房的支摘窗正微微半闔著,一陣過堂風吹拂而入,恰巧飄入書房的桌案旁。
字帖宣紙們被風卷起,四散著往地上飄去。
瑛瑛只得蹲下身子將其撿起,再井然有序地放置在桌案一角,因她怕薛懷忌諱別人動他桌案上的東西,便欲將字帖抽出放回在宣紙之上。
也正因此瞧見了被壓在最底下的那一張宣紙。
以及宣紙上分外清晰的“約法三章”四個大字。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