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睡了會兒,許如意就把行李翻了出來,東西不多,除了兩身換洗衣服,被褥鍋碗瓢盆,剩下的一個大包都是書。
這里面除了課本,還有不少過期期刊她的老師舒南搬回了京市,這些雜志不帶回去了,都給了她。
許如意一看,有夏國機床鍋爐技術工藝等多種刊物,都是如今發行量較大的專業雜志,在燎原縣這個小地方,想買都都不好買。
許吉祥一直聽著動靜,聽到聲音知道許如意醒了,就撩開簾子擠了進來“姐,你收拾東西我幫你吧,我保證小心,不給你弄壞”
許如意擺擺手,指了指前面翻過的,“你會賣東西嗎”
許吉祥有點沒反應過來,眨眨眼。
許如意就說“把這些賣了,就去廠門口,馬上下班點,正好賣。”
“這不是你的寶貝嗎”
這東西如果是原身看,的確是寶貝,但對于許如意來說,已經是很過時的技術,除了了解現在的行業水平,并沒有太大用處。而對于燎原縣的技術人員來說,這卻是很難買到的好東西。
這個身體剛剛餓死過,兩個弟妹也瞧著營養不良,如果不趕快補充營養,人沒了,書還在,有啥用
“我都看過了,不用了,趕緊去吧,一本五毛錢,這幾本一塊錢。”她指了指另外一疊。
一本就五毛這可有幾十本
許吉祥的眼睛都瞪大了,連忙喊“哥哥跟我賣書去”
許如意瞧著兄妹倆風風火火出門,就將挑出來的幾本雜志放在了飯桌上,她原先也不是沒看過工業文,什么穿回八十年代改變夏國工業史,利用時間差帶領夏國工業彎道超車,許如意看的熱血沸騰。
不過輪到自己
她也是個博士,她也挺有宏偉目標的,誰能想象第一件事是填飽肚子呢。
雜志就算全賣了也就是能支撐一兩個月,給人焊接掙不了幾毛錢,如今工廠發不出工資,她得找個其他來源,原本還以為挺難的,沒想到剛剛翻雜志倒是有了渠道。
這年頭的專業報刊還是很接地氣的,有專門的讀者來信欄目,如果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都可以提出來,看到報刊的讀者們如果會的話,就可以寫信回答,也會被登在報刊上,也有稿費。
其實這還是計劃經濟的衍生夏國從一窮二白到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底子實在是太薄弱了,每每遇到困難,都是群策群力,集中力量解決,這也形成了風氣,大家對于技術并不藏著掖著,甚至有點小發明小創造,能夠省時省力,都要分享出來。
許如意留下的幾本雜志,都是今年的,上面都有讀者來信提問,她準備寫信回復一下。
至于是不是已經有人回復過了,這并不重要,因為她準備寫的更深入一些。譬如今年三月的鍋爐報上登出的是鍋爐過熱器超溫問題。后面的回信也刊登了解決辦法,但只回答了問題出現的可能,一共三點,譬如什么受熱面分配和鍋爐系統結構選擇不恰當之類的。
但實際上怎么解決,并沒有給出任何答案,許如意就準備詳細闡述一下這個問題。
這么一寫很快就到了傍晚,老遠就聽見許吉祥的聲音“姐,姐,我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