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哦不許老師就是聰明,當年上學就是年級第一。”
“這人聰明干啥都厲害”
甚至有人大喊“許老師你可是解決了大問題,是大功臣。”
大功臣幾個字一出,居然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不少人跟著喊了好幾聲。
當然,也有人不咸不淡來了一句“修好了有什么用名聲都臭了,你一個個解釋去怎么解釋”
這一句可是打到了痛點上,不少人笑著的臉頓時僵了。
可不是,一市之內還可以去告訴人家,我們解決了問題,鍋爐報的讀者遍布全國各地,怎么辦
鍋爐這東西,買一次用多年,不能外銷,他們有什么出路
一時間,歡呼聲小了不少。
“如果我們也在鍋爐報發表文章呢”突然間,一個聲音響起。
對啊,如果能在鍋爐報上說明就好了
大成廠在那里發表讓大家知道了我們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在那里發表讓大家知道我們解決了。
這傳播速度,可比靠口碑快多了。
可這年頭寫文章上報紙都是才子才女的事兒,他們燎原廠可沒這樣的人
還是郭培生聽出了許如意的言外之意“你是說你能寫這樣的文章”
她寫論文超在行好不好
“當然能我已經將這次的經驗總結成文章,再加上今天我們在廠里的實驗數據,很快就可以寄到鍋爐報,把我們解決了縮孔漏點問題告訴所有讀者。”
頓時,許如意就覺得這屋子特別亮,所有的目光似乎都聚集在她身上,一個個眼神亮晶晶的,就跟看大熊貓似的。
張大壯直接拍了胸腹“許老師,以后你的活我干,你寫文章”
郭培生直接說“如意,跟我來。”
一進辦公室,郭培生居然給她倒了杯水,很鄭重地放在了她跟前“那篇文章你準備怎么寫,他們能發嗎”
許如意直接從兜里掏出了寫好的半成品,交給了郭培生“您看看。”
郭培生打眼一看,題目叫做關于鍋爐蛇形管左手焊縮孔漏點問題的解決辦法,開頭的第一句就是“蛇形管因為管壁距離近,無法打磨,所以在左手焊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縮孔問題。
現階段,我國在這方面的焊接成功率為60。
1980年第六期就有大成螺絲廠投訴我廠鍋爐蛇形管焊接問題導致停工,我們對此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鍋爐修理項目攻堅小組,目前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將方法公布如下,為解決更多鍋爐問題拋磚引玉。”
只這一段,郭培生就知道,許如意絕對不止是一個有技術的技術員,這一段,她是有數據,有誠意,有態度,不禁叫了一聲好
許如意還以為他要跟自己說幾句,沒想到他立刻又低下了頭。
足足十五分鐘,整個樓道里因為技術突破熱鬧的跟過年一樣,辦公室里卻安靜的只能聽見微弱的呼吸聲,郭培生就這樣頭也沒抬細細將文章讀完,雖然還有些數據沒填上,可他已經能知道,這樣一篇稿子會造成怎樣的效果。
首先是態度問題,出了問題,燎原廠沒有推卸責任,沒有畏難,而是積極主動解決問題。
其次是實力問題,別的大廠都解決不了,他們能攻克下來。
最后是不藏私,大方地分享出來,同大家一起進步。
要知道,他們原先僅是一個小小的縣城機械廠,生產鍋爐跟其他大廠壓根沒法比,有了這個,卻可以論一論了。
郭培生把稿子壓在了手里,目光炯炯地看向了許如意,半點疲態都沒了“你對咱們廠的鍋爐改革有什么想法我說過,誰有本事我讓賢,敢不敢拼一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