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郭培生一大早就帶著鄔匯雍去開會了。
許如意上班的時候正好碰見他們離廠,燎原廠經濟條件一般,別的廠怎么也有個破吉普,他們啥也沒有。
郭培生和鄔匯雍兩個人一人一輛二八大杠,車把上分別掛了個黑色手提包,是標準的配置。
許如意跟他們打了聲招呼,鄔匯雍對許如意的提拔很是有意見,不過許如意給他打招呼,他也會回禮,就是淡淡的。
許如意早習慣了,根本不在意。
倒是郭培生專門下自行車跟她說了兩句“我去市里開年中經濟會,今天一天都不在。”
這個會前幾天許如意就知道了,無他,徐磊念叨啊“你說這會能不去嗎。”
許如意跟王川華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怎么回事,參會的都是原先的客戶。
譬如說定了鍋爐都生產好了,通過市機械局插手全額退款的市工具制造廠,譬如已經交了定金簽了合同卻毀約的張莊鎮齒輪廠,小河縣軸承廠。
此外,人家都是拿獎的,據徐磊的老同學提前打招呼,因為鍋爐報的報道,他們可是反面代表,恐怕還有批評。
許如意不禁有點同情,想了想,把許為民剛配好的降火茶包遞了過去“別生氣,下半年就好了。”
郭培生啼笑皆非,他是個孩子嗎還需要這個不過還是接了過來,另外叮囑一句“如果有事,你好好處理。沒有也別著急,不是一蹴而就的。”
這說的就是大成廠,許如意點點頭,兩撥人就此分開。
許如意也是開會,最近幾天她一直干的事兒就分兩件,新鍋爐的設計磨合和工人的培養。
后者徐磊把活領過去了,今天就是討論前者設計圖其實她就畫好了,他們商討如何利用燎原廠現有人員和設備,保質保量同時降低成本。
說到節省成本,許如意這個穿越者絕對甘拜下風,要知道,在她的年代,只是在國產和進口機器兩方面做出選擇,而現在,是一無所有。
許如意看過鍛造車間的沸騰爐,因為煤質下降的原因,1975年,廠子里自力更生將一臺k4爐改造成了沸騰爐,怎么改的呢。
引風機是撿的兄弟廠的報廢品自己修修,鍋爐鋼管是無縫鋼管代替的,至于控制器什么的,是買的零件自己攢的。
這種大型爐子,別人改一臺三四萬,他們廠就用了一萬二。
這種一顆螺絲釘都不能浪費的節省,是許如意搞不定的。
所以,前幾天她就拿出了設計圖,讓大家看看,廠子里什么能生產,什么不能生產,有沒有辦法解決,還是直接購買零部件。
不過這個購買,可是讓杜梅徐磊他們有點不愿意,覺得最好自己能生產,或者改改用,成本低。
許如意就想起了看到過的一篇論文,就是講八十年代夏國工業企業結構的,認為地方辦廠過于求全,文里是以電鍍廠為例,一個市就有36個廠點,每個用到電鍍的廠子譬如儀表廠,都恨不得自己也建一個電鍍車間。
燎原廠也有這種情況,就三百人的小廠子,居然三個車間,各種工種齊全,顯然又是個小而全。
這樣的后果就是,工藝非常落后,導致效率低下,效益也低下。
可偏偏大家都覺得有才好,許如意為這個跟徐磊他們吵吵了一上午,才總算說明白,什么成本低用什么。
等著散會,都已經過飯點了,一群人趕忙下樓去食堂吃飯,沒想到一出門,就瞧見一輛軍綠色吉普車從機械廠大道西邊開了過來,然后吱的一聲,停在了大門口。
許如意有種感覺,不會是大成廠吧還挺快啊。
徐磊經常去顯然是認識的,瞇著眼看了看就肯定說“這不是大成廠的車嗎”
大成廠他們來干什么又要曝光嗎還是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