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姜紅來采訪,就帶了兩期樣刊給她看,頭版上一般是放四篇文章,而今天的排版卻不一樣,只有兩篇文章。
上面一篇是她的署名文章,足足兩千字,占據了大半壁江山。下面則就是姜紅執筆的對燎原廠的追蹤報道,大約有一千五百字的樣子,題目起的很是引人我們曝光的燎原縣機械廠,又有新消息了。
這題目,許如意覺得就算再不八卦的人,也要看一眼的。
她忍不住給姜紅豎了個大拇指。
倒是其他人已經看了起來,占了一個整版固然唬人,但看許如意文章里的內容,稍微都懂點焊接的各位廠長們,才知道許如意說的真沒錯,她真的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這樣的難題都能解決,他們對鍋爐改造,自然是更有信心。
就是沒想到,采訪的時候還有個意外之喜,姜紅問“請問我能把你們的具體信息寫上嗎”
“什么信息”
姜紅笑道“廠子是什么情況,怎么接受改造的,用于生產什么產品,都會寫上去。”
不進步腦子最快,立刻想到了,那豈不是全國性的廣告管誰能看見,讓人看見就是最大的好處
劉福生一下班,熊廣濤就過來了。
“你聽說了嗎”熊廣濤進門就是一句,“張清江他們似乎都要和燎原廠合作,讓他們改造鍋爐。”
劉福生沒熊廣濤消息來源多,聽完后皺眉就一句話“他們瘋了”
熊廣濤因為有些猶豫不決,所以特別關注這一批人的動向,正好他姐夫孟山就是老山將刀廠的技術員,這次跟著張清江去了燎原廠。
他一早就等在了姐姐家,孟山一回來他就知道了消息,第一反應也是跟劉福生一樣,不過聽了孟山說許如意那些招,還有孟山對燎原廠技術描述的細節和超高評價,他就知道,壞事了
可能跟他
想的不一樣,燎原廠有點真東西。
又是鍋爐改造,又是油壓機改造,沒想到居然都湊到許如意這個死對頭身上了,要是知道這個,他當時干嘛還這么嘴欠
可他也知道,許如意那性子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就想聯合大家,若是大家都有興趣,許如意也不能把他單獨請出去。
所以才來了劉福生這里。
他又說“好像真不錯,我姐夫孟山你知道的,眼光高又挑剔,回來贊不絕口。而且鍋爐報的編輯,知道他們來了燎原廠,都從京市連夜趕過來采訪了。那劉家廠子都參與采訪了,聽說廠名產品都會寫在里面,雖然只是鍋爐報,可也是全國人看。”
劉福生根本不當回事,一聽就說,“說的再好,我也不信他們,我們廠任務重,萬一要是停產,損失可太大了,我們已經找了北河省鍋爐廠可以幫我們改造,用不著他們。”
對于熊廣濤提到的鍋爐報,“報道了有什么用,看過就忘了,還真指望一個報道就記住他們了想得太簡單。”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鍋爐報如今其實挺火的。
鍋爐報每周二出刊。
出刊后,京市會直接投遞,其他地方會通過郵局寄出,最遠的地方大概一周左右,就會收到。
原先的鍋爐報其實都是技術科的人在看,都是學術性文章,別人想看也看不懂。充其量,廠長會看看行業新聞。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自從讀者來信欄目推出后,原本是有學問的人才能寫文章登報紙,現在連工人也可以發表文章。
只要你有小創造,小發明,甚至是節約小妙招,都會刊登。
更何況,如今這個欄目每一期都會曝光一家廠子,誰不想看個熱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