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看完,他就兩個想法,一是燎原廠運氣太好了,明明已經是死局,結果天上掉下來個許如意,愣是有了回春的跡象。
二是跟小趙一樣,鍋爐報也太過分了,明明后面還有三個版面呢,怎么不把事情寫全呢,哎呀,大成廠到底是不是氫脆
他也急
這會兒廖遠志已經焊接完畢,放下面罩的第一句話就是“完全沒問題,這個工藝非常棒,我有把握,我們按著工藝,焊接成功率絕對不會低于九成”
從六成到九成
這是什么概念
江浩立馬說“等會兒上班了,讓焊工都試一試,如果是真的,咱們可是要節約很大一部分成本了”
廠子就是家,家里省錢,還有比這個更讓人高興的嗎
廖遠志也點頭“是啊,可真的謝謝這位許同志”
與此同時,這樣的事情還發生在京市其他幾個廠,因為不是鍋爐廠,所以他們注意的問題角度卻完全不一樣。
譬如說京市螺絲廠,技術科科長薛山看著姜紅的報道停留在氫脆這一句上,不由點頭,沖著科里其他幾個技術員問“這個許如意不是一般人啊。雖然氫脆常見,但是聽著這么點信息,就能判斷出來,證明她對熱處理的了解非常深厚。”
當然,還有京市機床廠。
技術科科員徐麗今天有事外出,一回來辦公室其他人已經都看過鍋爐報了,正在討論頭條文章和燎原廠。
這會兒正聽見他們說“這個許如意這么厲害,熱處理和焊接是完全兩個行業”
這個名字徐麗很熟,前兩天,她丈夫將新一期的現代鑄造樣稿拿回來校對,她也幫忙看了,上面有篇文章的作者就叫許如意。
文章的名字叫做低應力鑄造并不具備可行性,鑄造是需要消除應力的,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將鑄件扔到露天去,放置半年以上,以自然力消除應力。
但這兩年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一部分人開始吹風,認為這樣太慢了,不具備經濟效益,國外都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消除應力,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
他們把這種鑄造方法叫做低應力鑄造。
但這樣的鑄件說真的,問題很大。
以機床來說,雖然開始兩樣的精度都是一樣的,但是時間一長,人工消除的機床精度會很快下降,根本不實用。
夏國的機床本來起步就晚,這樣損壞根基,長此以往,想要追上可就難了。
所以,當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她爸爸也叫了一聲好“你們就應該多刊登這樣的文章,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快。早晚會砸了飯碗的。”
但鑄造,跟焊接、熱處理更不是一回事,不太可能是一個人,徐麗也就沒放在心上。
剛坐下來,就聽見同事接著說“這個燎原廠真是太讓人佩服了,雖然這里面大部分功勞是許如意的,畢竟這些技術和工藝都是她帶來的,但是,沒有燎原廠領導的支持和寬松的環境,怎么可能任由她一個新來的去實驗呢。”
“等等,你說燎原廠“徐麗終于對上號了,那篇文章可不就是燎原廠的許如意寫的
要在這些雜志報刊上發表文章,那不是隨便一個技術員就可以做到的,這可是三個領域,問出來她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現實是,同事點了頭,“就是她啊。怎么了”
徐麗一方面是被震撼到了,一方面又升起了濃濃的好奇心,“這許如意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