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張維才上了臺,跟著鼓掌兩下后,她就說了一句話“同志們,我們現在很弱,設備落后,產品低端,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會迎頭趕上加油吧我就不耽誤大家了,我宣布,現在驗收開始。”
她這話說的空蕩蕩的,不過這會兒的人對美好新生活的期盼都很熱烈,還是報以熱烈的掌聲。
只有許如意知道,這是張維的有感而發。
沸騰爐改造完畢后,其實都要提前進行靜態試驗的,不過這一步早在今天之前就測試過了。而且鍋爐已經試運行過一次,今天只是驗收。
按理說,這種事情應該是由相關部門驗收,但在1980年,夏國的鍋爐行業還不正規,正式連生產鍋爐必須要鍋爐許可證的規定都沒有。
這也是燎原廠想生產鍋爐就能生產的原因,要是再晚兩年,它就得需要先設計出爐型,再申請許可證,轉產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這次驗收本來說是由燎原廠和老山將的技術員一起驗收,但考慮到大家都對燎原廠有些不太信任,許如意就做主,請了周城化肥廠的技術員。
這會兒,來自化肥廠的技術員小胡喊了一聲“點火”
鍋爐啟動了
這臺鍋爐蒸發量并不大,原本也只有45th,所以采用的是整床點火的方式,隨著點噴火,整個料層開始燃燒。
刀廠的這臺鍋爐,原本的爐膛設計有問題,所以這次改造非常大,不但將整個爐膛重新砌筑焊接,改變了支撐方式,還重新設計了埋管方式,加上了回水系統,二次灰飛回收裝置、省煤器,流量計等。
所以,幾乎可以算是一臺新的鍋爐了。
很快,送風機開啟,開始配風。
雖然看不到爐內的情況,但所有人都知道,此時此刻,煤炭顆粒已經被送入了半空中,整個爐膛中,從底料到半空都處于激烈燃燒的狀態。
果不其然,小胡就喊道“點火成功”
立時掌聲就響了起來。
但這一切才開始,隨之,其他的輔機也陸續啟動,整個鍋爐房里只有機器運轉的聲音。
當然,有人還在小聲議論著“二次灰飛回收裝置是怎么設計的”“底料是怎么配置的,很成功啊”“這鼓風機功率不小。”
不過這些疑問自然有團隊的人回答。
許如意一直盯著,直到四十分鐘后,爆燃開始,然后再開始給煤送風,鍋爐依舊平穩運行中。
這就代表著運行完全沒問題了,掌聲又一次響起。
隨后就是等待著各項數據,這需要不短的一段時間,不過車間里可不空閑,廠長們趁著這個機會,終于開始肆意咨詢了。
廠子不同,問題也不同。
譬如趙光群他們都已經去過燎原廠了,對自身鍋爐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都有了了解,這會兒主要是問的施工,工期還有成本。
趙光群就打聽“他們這個45蒸發量的爐子改造一共用了多少錢,成本多少,你們收多少”
按理說,這都是各廠的秘密,是不能說的。
但這是80年代的夏國,大家親如一家,根本沒有隱瞞的想法,都不用供銷科的王川華開口,張清江直接自己說了。
“我們鍋爐改動比較大,爐膛重新設計,還要更換鼓風機,所以花費比較大,成本是兩萬三千塊,燎原廠的人工費是六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