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廠就是紅星裝配廠,主要生產收縮推車,本來我是想直接生產戶外用品的,但目前從秋交會的反饋看,收縮推車不僅僅是戶外在用,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
許如意趁機跟大家通報了一下如今還在展覽的秋交會三期的好消息“張美義和李遠征今天剛剛打了電話回來,又有兩位外商訂購了咱們的推車,一共是3萬臺”
這數量肯定比不得前幾天的,可誰會嫌賣的多呢
更何況,這也說明了,他們的推車客戶,不僅僅是二期的日用百貨,三期的服裝箱包也需要的。
借此,許如意就說出了自己的打算,“當初我跟鉗工項南開師父當初也商量過,除了收縮推車,我們還可以做兒童推車,嬰兒推車,老人拉車,甚至是醫療推車,推床、工業推車等,目前看,這是可行的。”
上次許如意跟項南開說的時候,他就不明白,孩子為什么要推著而不是抱著,現在有了收縮推車做例子,燎原廠的人終于懂了一點原來僅是方便,就可以賣這么多貨
這是一直在為生存努力的他們從來沒想到的方面,也是震撼最大的。
現在許如意再說這些未來的產品,他們已經學會了去想,這些東西能不能方便
可以,就是好賣的。
所以大家非但沒意見,還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這要是都推出來,明年的廣交會,他們燎原廠又得放高炮了吧。
許如意提議“不如就叫紅星手推車廠,而戶外產品,則全部放在四分廠,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木藝廠。
到時候總廠搬走,木藝廠跟這邊合并,大概會有30畝地左右,可以生產戶外桌椅,還有我們這次匆匆做了個樣子,沒制成的戶外天幕和帳篷。”
一口氣說完,許如意也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問“你們覺得怎么樣”
郭培生第一個表態,“我同意。”隨后,其他人也都表了態。
分廠的事兒就定了,大家就該干什么干什么去。
他們和木藝廠、紅星廠這樣的關系,在這會兒稱之為轉讓,所以在合并之前,需要進行審計,紅星廠設備多,占地廣,速度自然慢一些。木藝廠人少,沒什么設備,審計的就快很多。
所以,等著大家都散了,許如意就端著茶杯去了老廠長郭培生那里,關了門跟他抓緊商量“老廠長,咱聊聊誰去當廠長
的事兒吧。”
說這話她都覺得郁悶,你聽過誰家廠子啥都不缺,缺領導嗎
燎原廠現在就面臨這個窘境。
這也不是燎原廠跟別的廠不一樣,就是不提拔人。
事實上,燎原廠和如今的紅星廠有相似之處,當初出事之后,分管生產和分管銷售的兩位副廠長就調走了,還帶走了一位辦公室副主任,一位技術科副科長。
外加他們本來廠子就小,科室配置不全,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郭培生顯然也考慮過,“木藝廠那邊,我兼任著,來回跑跑,紅星廠那邊,1200人的大廠子,誰都壓不住局面,只有你去。你帶四個人,徐磊、鄔匯雍、徐長海還有一車間主任蔣成玉,等著一切都順利了,你再提個廠長上去。”
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可只能管一時,人才儲備不夠,以后總不能都讓他倆管吧。許如意就把醞釀了許久的事兒提了出來“我想鼓勵職工以及子弟讀書,上大學。”
上次她在書店,她跟向學的張美義說肯定有,但那會兒燎原廠剛剛能發上工資,賬面上一共幾千塊錢,根本沒有余力做這些。
但現在不同了,他們有這個條件了。
許如意說“我已經打了報告,跟市局要畢業生。不過我認為得兩手抓,咱們廠自己的職工和子弟,也得有進步的渠道。”
“就跟當年廠里定向培養我一樣。我知道很多廠子都有自己的職工大學,咱們現在還沒這個條件,我就想辦兩種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