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盼著的人可真是不少,第二天一大早,京市鍋爐廠的江浩起的比平時要早多了,今天可是鍋爐報要出刊的日子。
原先他們就是想看看又曝光了誰,又有什么新技術。
可現在,他們要追更
這可比看別的要急切地多誰能想到,一個鍋爐廠能搞出這么多花樣來呢還能有啟示意義呢
他們第一期跟著提高了蛇形管焊接成功率,本以為第二期不會再有什么大動作了,可一看就驚了還能這樣擴展業務好像也成啊。
于是,廠長直接拿出了一個下午,給全廠的干部開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對這篇報道討論了足足四個小時,最終的結果是,他們也決定改革成為小團隊服務模式了。
如今經過了一個月的磨合嘗試,效果非常顯著
他們的客戶都反應,這種服務方式更有針對性,現在他們不了解的,需要解決的,溝通的,都知道找誰了,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技術科和供銷科的同事也認為,這樣一弄,他們更能知道客戶需要什么,溝通順暢了很多。
所以,江浩急切地要看看,這次燎原廠還有什么需要學習的。
大早上七點,他就跑過來了,然后碰到了搶報紙的勁敵管子一車間主任廖遠志,不過這會兒,他倆誰也沒著急,因為上期的報紙全廠都來借,沒等著看完就破了,所以廠長大筆一揮,定了五份。
足夠他們看了。
他倆上去還討論了一下呢“我覺得許如意肯定會出奇招,我就發現這位許廠長腦子是真靈活。”
廖遠志點頭,“不過,那可是秋交會啊,咱們剛回來,那地界怎么出奇招”
等著到了閱覽室,就瞧見居然已經有人來了,還好還有空閑的報紙,他倆連忙過去一人拿了一份,往那一坐就看了起來。
一看這兩人都一個反應真的假的
這一期足足3000字,占了鍋爐報的一個整版,題目起的就很驚人2200萬美元,燎原廠創紀錄了。
2200萬美元京市鍋爐廠這次在秋交會第一期,他們的成交額也不過1700萬,居然比他們還高
這怎么可能
與此同時,機床雜志,現代鑄造雜志,熱處理雜志等,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編輯部,卻同時做了一件事情都訂閱了一份鍋爐報。
現在他們都收到了最新的一期,機床雜志社里,編輯彩霞拿著報紙上樓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猜猜,我們的作者許如意又做了怎樣不可思議的事”
熱處理雜志編輯浩東問完大家后,所有的人都說“你就公布吧,對她做什么我們已經不奇怪了。”
可不是嗎誰能想到,經常在他們這里發表熱處理相關文章的作者,居然是搞鍋爐的
要不是浩東出差,偶爾聽人說起來鍋爐報的報道,他們都不知道
上期浩東直接買了一份拿回了編輯部,于是所有的編輯都沉默了。
這個許如意,她在搞鍋爐里面恐怕是熱處理學的最好的,她在搞熱處理的專家里,恐怕是企業經營最厲害的。
她還有什么不能
“我覺得她簡直神奇”現代鑄造雜志社,編輯陳許對許如意充滿了興趣,“居然還有這樣的銷售方式,讓人大開眼界。”
“我真想知道,她腦子里到底有多少我們想不到的本領。2200萬美元,這簡直太離譜也太棒了”
“我這次寄送樣刊的時候,還專門寫了一封信,問她什么時候來京市,我想和她見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