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切而直接地問“這上面說的都很籠統,你一點點仔細講講。”
“首先,你是贊同購買新設備的,但為什么同樣的價錢,專家組只能更換10,你卻可以做到20。“
這個很重要,多一成就是幾十臺的新機器,如果置換的恰當,那幾乎可以讓東陽廠的產品升高一個檔次。
許如意就知道需要解釋,當即放下了茶杯,說道“我在報告上提到了整機進口和部分進口的問題。”
“我聽了整場會議,也聽了專家們的介紹,目前我們國家進口都是整機,但我認為這樣極為浪費。”
“就譬如說這個精密外圓磨,整機進口是三萬一英鎊一臺,其中主機一萬八,附件一萬三。可如果分解開呢,主機里面,像是液壓箱等我們都可以生產,附件里面,砂輪平衡器還有夾具等我們也可以生產。”
“如果這部分我們都不購買,只買我們生產不了的,一臺機子可以節省55。那不就是一萬多英鎊省下來了。”
陸時章是在國外待過的,但他不是這個行業的,他參與的所有的設備進口項目,從來都沒有說可以分著買,他都不敢置信,問了一個他平時絕對不會問的問題“可以這樣”
許如意笑著說“他們國外都這樣,一套機器里面可能有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只是我們不這樣買而已。當然可以了。”
這可就太省錢了
這簡直就是打開了新大門
陸時章有點興奮,接著往下問“可我們如何確定哪些能生產的,哪些是不能生產的”
許如意對這個早就想好了“這分兩種,一種這個機器我們完全沒有見過,那么我們可以向對方索要相關資料,甚至還以為派懂行的人去看看。一個人的路費才多少,一次又不是只看一臺機器,能省下多少,這個不用算就知道。”
“當然,我知道您會問,這樣是不是太耽誤時間。但是,陸廳長,其實耽誤時間才是對的,是我們平時掏錢太痛快了。“
許如意侃侃而談“國外購買機器,都是慢慢看,慢慢試,他們有專門的生產工藝師,前期工作做得多,將所有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參數、性能、價格、售后等都一一列舉出來,找出最優配置,才會下單購買,平均下來,一年半載都是正常的。”
“而我們的做法是,我需要一臺銑床就去買了,但是實際上,銑床也有很多種類,跟不同的設備配合效果也不同,著急地去付錢,結果就是胡廠長不滿那個的問題,有的機器花了大價錢買回來,居然廠子里閑置,這是前期工作不到位啊。”
生產工藝師
陸時章將這個名次在嘴巴里嚼了一下,才吞咽下去。
許如意說的是普遍現象,其實也不是大家愿意這么做,實在是缺乏了解,要知道大家手上的都是十幾二十年的機器,誰知道如今國外發展到什么情況了,只能摸石頭過河。
所以,陸時章也說了“這不能完全怪我們的企業,只能說,這是我們摸索向前沒辦法繞開的石頭。”
許如意同意這個說法,所以她并沒有覺得自己知道這些有什么得意的,而是一知道現在哪里有信息遺漏,就老老實實全部拿了出來。
如果她想造成必須選我的想法,可以說的寫的更粗糙一些,但是她不能。
因為這是她的前輩們真金白銀買來的教訓,是他們跌跌撞撞闖出來的道路,她只是搬運者而已。
所以,許如意說的格外的認真“我同意,不過現在我們知道了,就可以去談去試,這么多廠家,一個不愿意找別的唄。付錢的才是祖宗。”
這詞
說的陸時章都愣了,但隨即就笑了,可不是嗎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