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吉祥掰著指頭跟她算“這周就有三家結婚的,我和哥哥都上學去不了,都按著你交代的,每家都隨禮了。”
而同時,許如意也接到了一份期盼已久的通知省廳終于下了文件,同意他們組建機床技術服務廠了。
這份通知從年前一直到現在,足足等了兩個月時間。
接到通知的第二天,許如意去了省城。
陸時章在辦公室里等她,見了她立刻站了起來,第一句話說的就是“恭喜”
許如意跟他也不客氣,握握手后,立刻問“通知在哪里”
陸時章也不生氣,直接將紅頭文件給她看,許如意拿到后都沒動地,就站在原處,將兩張薄薄的紙一點點看完,看完后,她才舒了口氣,忍不住笑了出來。
上面寫的簡單明白,這個技術服務廠是由燎原總廠籌備運營,是燎原總廠的二分廠,也就是說,省廳沒有任何指派,一切歸燎原廠自行運轉。
陸時章哭笑不得“你也太好滿足了,別人籌備廠子,要這要那,你就一個空殼就高興了。”
許如意點點頭“要得少限制得少。我還真怕從省廳下來位領導當分廠長,那我就難辦了。”
陸時章跟她已經很熟悉了,一聽就知道是心里話,但這事兒許如意說的在理,省廳下派的確可以搞好管理,但是對技術一竅不通,在發展初期,很容易變成阻力。
他點頭,“什么時候需要,你就直接說。”
然后又問“說說吧,你這肯定是心里早有準備,恐怕就等著這一紙通知吧。”
許如意跟陸時章沒什么好瞞的,點頭說“其實一切就緒,就差通知。這個廠子我不準備做得很大,說是廠子,現階段其實應該是機床技術服務辦公室,配備兩名管理者,十名銷售,十名技術人員,以及技術工人三十名。”
這就有點太小了,陸時章說“這么少人夠嗎”
許如意點頭“這是我們進入機床行業的一個切入點,本就想著輕裝上陣。這個技術服務小廠,一邊是連接國內的各企業,為他們的機床維修升級改造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上次
在東陽廠設備升級的時候,我也跟幾家國外機床公司聊的不錯,他們有意在國內尋找合適的代銷商。我們準備成立大集體企業跟他們合作。”
“這樣的話,就等于打通了國內外資源不平衡的問題,我們用掌握的較為先進的技術和資訊,為國內廠家出謀劃策,進行設備維修升級改造。又通過我們代銷品牌,將無論是價錢還是功效最合適的零配件賣給各廠。”
如果沒有東陽廠設備升級改造的先例,許如意這么說,陸時章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但現在,東陽廠那邊的刃磨設備十臺已經起運,下個月就可以到達夏國進行安裝,隨后其他的設備也會陸續發貨。
他們的的確確用不可思議的價錢,將東陽廠打造成了一個半自動化機床廠。
事實如此,陸時章沒有什么懷疑的,“那要是東陽廠這么一個廠子,你們不就得耽誤小半年,這才能干多少”
“我們只是技術指導,主要動手,還是依靠各廠自己的力量,這樣一是節省成本,二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是讓他們知道這些零配件是怎么裝的,干什么用的,這樣以后才便于檢查維修。”
“我們更大的精力,將用于以后的機床生產廠,當然,這需要很長時間。”
許如意這話落,就瞧見陸時章看她的眼神略有不同,他感嘆了一句“這自己人和國外人就是不一樣”
許如意就覺得這怎么聽著像是從別的地方受委屈了呢,這么心酸無奈憋屈的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