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如意半天沒吭聲。
她是知道的,這年頭老師的工資低,而且現在還不流行知識變現,像是郭海英他們給燎原廠定時上課,這就是最好的掙外快方式了雖然有些奔波,但許如意大方啊。
一般的老師們想要搞個副業掙點錢,只能寫文章,不過許如意可是收了不少筆稿費了,她必須說她當時想靠稿費養家的想法太幼稚了,根本不可能。
一篇稿子千字幾塊錢是不少,但是三千字的稿子,又是這種學術性的,也就是她自帶記憶,所以寫的還多點,普通人根本寫不了幾篇。更何況,寄過去也不一定發表,定了發表不一定哪天排上,排上了刊物出來一個多月才發稿費,郵寄到手又要一個多星期。
過年的錢六一兒童節能花上就不錯了。
產量少,速度慢,只能偶爾補貼家用。
只是沒想到,她這么少的工資,居然能請到專家郭海英不是個喜歡說大話的人,她說專家,絕對專家。
果不其然,等著周日見了人,她才發現,個頂個的都是人才,什么研究工藝的,研究電機的總之,全部對口,這群人,別說給她當翻譯了,就是給她當顧問,也都夠格了。
不過,她沒瞧見熟悉的人,譬如雷大諾他們,甚至郭海英明明說著這價錢跟做夢一樣,她也沒在其中,只是起了個中間人的作用。許如意問“我記得雷老師他們都英文很好,怎么沒報名”
郭海英說“這個我找了很多人,其實有這個本事的老師還有,但是大家都很謙讓,第一是先讓學生來,孩子們上大學不容易,他們掙點錢手頭寬裕,吃點用點就松快點,正長身體呢然后才是老師們,我們都跟你們長期合作,每個月掙得比工資都多,可富裕呢,怎么能都占上呢。事實上,我們院里好幾位老師都合適,不過,”她小聲說,“這幾位老師家里比較困難,優先他們。”
許如
意只覺得心頭梗的難受。
更何況,她這邊情緒還沒下去了,歲數最大的童先魯老師,居然跟她這么說“許廠長,我是他們非塞進來的,其實我歲數大了,干活也慢,如果有了合適的人選,我可以退出去嗎”
許如意剛剛可跟郭海英把幾位老師的底細都摸清楚了,這位童老師,是建國前的華大畢業生,是專家中專家,不過家里拖累比較大,他的兒子癱瘓在床,由他的妻子照顧,一家三口都靠他微薄的工資生活,可是每每有這種機會,他都是讓給學生們。
許如意直接說“如果有了合適的人選,我這里人正不夠呢,您只管帶來就行。我可知道您的水平,我需要幫我把關。”
童先魯立刻點頭“你放心好了,這是咱們國家的專利,我們一定不會出錯。”
許如意怎么可能不相信呢,她只是花錢請翻譯,并沒有出到專家的錢,可是,那些翻譯好的稿子,她拿過來看,卻是各個精準無比,如果是她來干,也就是這樣了。
她問了問才知道,原來,雖然來自不同單位,但老師們都熟悉,很快就組織了起來,為了保證正確率,他們兩人一組,一個老師帶一個學生,每篇翻譯,都要經過兩個人的手,改過后才最后到了童先魯老師手里,再由他匯總審閱。
給許如意的,可是三校之后的稿子。
要知道出版社出書,也就是三校了。
這個工作量,這個認真的態度,許如意覺得自己已經碰到過太多讓人感動的事情了,可是還是眼睛濕了。
更厲害的是,有些發明,老師們居然會找到更好解決的辦法,進行優化,許如意干脆和童先魯他們商量“你們給我們當顧問和翻譯吧,我聘請你們。”
結果每個人都說“這就是順手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