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少廠的廠子弟畢業后只能當臨時工,在大集體企業干活,有的甚至連這個機會都沒有,只能待業。
燎原總廠這樣,其實是逆風向的,她去教育局申請的時候,人家還都很詫異呢“你們廠子已經有了這么大的規模,還缺人嗎”
燎原廠如今是不缺人的,許如意也說的明白“我們主要還是對內培訓,職工們上滿了課程,總要給的。社會招生數量比較少,擇優錄取。”
這說法讓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很新奇“你們的職工還要學歷要學歷干什么”
這年頭,工人們的學歷沒人在意,而且極為參差不齊,有高中畢業的,也有小學上了兩三年大字不認識幾個的,甚至還有全文盲。大家都覺得,反正是操作機器干活嗎只要會干不出錯,你管他什么學歷呢。
可事實是,好技術的工人必須是會自主學習的,掃除文盲,養成他們的學習習慣,給他們進修的機會,甚至于跟職級工資晉升渠道掛鉤,很多人恐怕前途不止于此。
在許如意的年代,好多人都以為數控機床的操作,必須是大學里畢業的高材生們才能做,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很多工廠,一些老師傅們培訓半年左右,就可以熟練掌握。
還有個例子,她上輩子從小在機械廠長大,父母的同事朋友都是她的叔叔阿姨,他們這群孩子長大后,總會有說“那誰誰家祖墳冒青煙了,父母倆大字都不認識,孩子居然考上了重點大學”
那可不是人家父母不行,是他們那個年代,吃飽肚子活下來就不錯了,上了班又上有老下有小,哪里有機會去學習。
許如意將自己的想法解釋了一下,不過顯然有點太前衛了,人家也不是很理解,一是工人培訓的學歷,只能是夜校學歷,有用嗎一是有學歷,工人還能當工人嗎
不過,既然干了教育這樣,自然是愿意更多的教育機會,再說,燎原總廠這個學校,本來就有招生資格原先他們用不了,是因為是租賃的光明廠,前一段時間,光明廠審計結束,燎原總廠就將光明廠購買了過來,光明職業中學自然也就完全屬于燎原總廠了,燎原總廠自然可以招生。
他們也沒有必要攔著。
不過因為接手的比較晚了,對社會招生要到明年才能開始,今年許如意他們只對內開始了正規的培訓這個和別人家的還不太一樣,職高雖然都是理論加技術,但是其他的職高師資力量一般,燎原總廠
這邊,文化課可是請的南工大和南大的老師,實踐課則是廠子里最好的老師傅。更何況,還有一些很實用別的地方都沒有的專業,譬如說國際專利。
因為這個,廠子里的不少職工都松了口氣前一段報喜大會的時候,許如意獎勵都是考上大學那些優秀的孩子們,他們還以為對學習差點的,沒啥政策呢。
不過,大家也不好意思多說什么學習差還有理了
哪里想到,廠子里還這么周全,聽聽這些老師們,就知道許如意非但沒放棄這些孩子,還想將他們教育成才,這會兒大家可是高興壞了,一個個的在家里叮囑“哎呀,考不了大學那是沒長那個腦子,要是咱們廠的職中上不了,小心你們的屁股”
許如意接著說,“至于跟大學合作,也不是跟華大,而是跟南大和南工大。”
這是剛剛批下來的,要做產學研中心不過在此之前,郭海英和雷大諾他們已經在進行研究了,只是產學研中心批復下來比較慢而已。
發力點主要在機床的控制系統和伺服電機。
這是后世夏國機床最難以突破的地方,尤其是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