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是打不過就想趕他們走,哪里有這么簡單
他直接說“立刻壓下去”
當然,對燎原廠,川田祥太也是異常憤怒的,和美國人斗智斗勇他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強大了,但是被一個來自比日本弱的國家的一個小廠子這么挑釁,他很不爽。
他皺眉問“整理一
下燎原廠的資料,整理一下夏國合作企業的資料。”
入江友聽到了吩咐后,第一站就是跟機械日報來談判,要求他們不再接受采訪,這是為了從源頭斷絕,只可惜的是這家報紙簡直喪心病狂,居然獅子大開口要了一筆匪夷所思的費用。如果是平日,他們根本不會答應的,但此時,入江友只能應了下來。
他以為一切都會順利,不過是多出點錢而已,但顯然這才是最順利的一步。
隨后這件事的發酵,就不受控制起來,溯源的文章到處發,非但如此,還有了不少日本威脅論的論調出現他們將日本的汽車機床當做了洪水猛獸,認為如果任由他們肆意發展,美國的工業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大量的工人即將失業,這會給整個社會帶來隱患
而且,社會上關于反對日本機床進口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大,此時此刻,去花錢要求各個報紙不在進行轉發,根本就沒有用了。
因為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和憤怒。
他們已經不需要再看震驚體是哪里來的,他們只需要聽周圍的人,電視上的人在告訴他們,日本人搶走了他們的利潤,搶走了他們的飯碗,不能在這樣下去了。
很快就有了風聲美國似乎在考慮,對進口機床限額,日本是對美機床最大的出國口,這不就是限制他們嗎
川田祥太接到消息的當天,就飛到了美國,試圖去左右這條政策的下達,但顯然,對于一場很可能形成危機來說,一個公司的力量太薄弱了。
他在一名官員的辦公室里等了許久,最終也沒有見到人,由此,他可以確定,這個政策肯定會下達。
出來的時候,川田祥太都覺得不可思議誰能想到,對日本機床行業,對長崎機床廠至關重要的一個政策,起因居然是國際機床展上的一次小摩擦一個跟笑話一樣的文章標題這太匪夷所思了,他想不通怎么會如此呢
車子停在門口,出來后他就想上車,恰好聽到了路邊兩個正在玩滑板的年輕人的對話
“你知道震驚體怎么來的嗎”
“好像是兩個機床廠起沖突的一個八卦新聞。我覺得日本的那個太過分了,質量不如對方,銷售也不如對方,就用了陰招。我不喜歡他們。”
川田祥太身體晃了晃什么叫質量和銷售都不如對方長崎機床廠怎么可能和燎原機床廠是一樣的